《大明日报》最根本的意义是为了把工业,农业,还有商业科学这些东西,慢慢的掰碎揉烂给百姓。
日后出现这些,大家才会不那么抗拒,会觉得如喝水吃饭那样寻常。
朱标并没有让那些文臣接手创办,而是由科技院的科技官进行书写,画师配插图,每七日发一次。
文臣喜欢咬文嚼字,在文字上下圈套,文字的煽动性太可怕了。
而科技官,都是朱标亲自指导的一批,有一说一,内容都会朱标亲自审核。
每个衙门口都有书吏和说书人讲解,有些没钱不识字的干脆到了发报早晨就去等着听。
大明科技官人数有限,老朱调了十几个小太监和詹事府的文人合作,处理内容。
朱标鼓励科技官写医,农,科学,工业方面的,给他们十篇文章一两银子的报酬。
有时候看不过眼,朱标就会亲自上场,纠正删改。
老朱这下更方便了,每七天就会把自己对老百姓想说的话让朱标拿过去印在日报上。
“高启,你这个大明简数有些问题,前面写一,后面写大明简数1,画枝木棍,后面的二就画成鸭子,百姓觉的有趣就会去看看。”
“刘先生,北方和南方的日报要分开。”朱标叮嘱。
“殿下的意思是南北的水田旱田,南北湿热,饮食习惯的问题吗?”刘伯温说道。
朱标点头。
“日后等百姓安乐,国力恢复之时也可以考虑办乡学堂,朝廷出大头,地方出小头,启蒙学生。”
刘伯温和朱标商量,换了衣服,带着高启他们出宫去看看日报对百姓带来的变化。
城中人来人往,吆喝声此起彼伏,大明日报他们也能看到一些踪影。
买菜的地方,几个不识字的围着个书生模样的人,指着上面的问。
“啪!大家听我说,大明日报今日第一版是关于来年春耕的事情,冬日翻土,可以冻死土里的虫卵,记得翻土。还有说过年时,要防火防盗……”
朱标和刘伯温看到茶楼里面的说书人讲的吐沫星子飞溅,几人点点头,继续向前走。
城外的农户,院里几只走地鸡跑来跑去,农妇拿着扫把扫起鸡粪道:“当家的,听咱村秀才说大明日报上让把鸡粪鸭粪都收集晒干,来年可以做肥料……咯咯咯……咯,咕咕。”
京城在天子脚下,发行起来容易,其他的地方还得抓紧时间想办法普及。
“殿下,看来效果不错。”刘伯温呵呵笑着,他觉得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没想到殿下比他还要厉害,真是天命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