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些鸡毛小事,凡是谁帮百姓挑水担柴,孝敬父母的事当地知道嘉奖,类似于这个一律不用上奏。”
朱标拿起旁边的放的两大摞折子,看着李善长和宋濂几位大臣吩咐道。
“殿下,不能这么说。”李善长道。
“李丞相,那你说孤该怎么说这个啊!”
朱标盯了他几息,脸色有些不好。这几天自己处理政务的时候,这个老家伙都拿过去指指点点,让众官一起来。
“这些老臣都可以帮殿下处理的。”李善长说道。
李善长这么一说,朱标想起明后期实行的票拟制度,都留给了内阁去处理。也就是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奏疏,在送皇帝批示之前,都会由内阁大学士把批阅建议写在纸上,贴在奏疏对面,让坐皇位的参考。
到后来,除了军国大事之外的奏疏,都由司礼监掌印,禀笔太监,随堂太监代笔,照内阁票拟的建议,用御朱笔照抄。
秉笔太监,掌印太监也因为这样,无限接近皇权。
这个李善长的丞相虽然没有太监那样祸国,但他这几天只要是朱标的事情就想插一手。
朱标继续翻看奏疏,翻着翻着下面的李善长忽然道:“微臣前几天听说殿下把一贱商的小姐带进了宫。”
对于商户,李善长心里还是改不了自己的蔑视。
朱标一听,放下正在批阅的奏疏,抬起头对旁边的小太监说到:“孤要见户部尚书。”
这会儿刚退朝不久,听到太子爷这么说,立即去追赶。
“李丞相,没想到你这么关心孤?”
李善长不是笨人,立即笑着道:“殿下,陛下临走时曾经嘱咐老臣辅助殿下,老臣也是为了太子殿下好。”
话由他说,这个李善长今日不给他些下马威,总是倚老卖老的欺负自己。
直接质问太蠢,朱标也不会去做,指桑骂槐倒是可以用来出出气。
他李善长开国前,是有不少的苦劳,做事除了小心眼也没有啥可说。
今天他也太小心眼,能这么针对,无非就是因为沈千城的几张宝钞,自己把这个李彬给砍了的事,耿耿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