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朝归倭附(十三)后车之鉴

大明元辅 云无风 3927 字 5个月前

“白银千余万两,黄金三十万两”,那时西方尚未进入大航海时代,海洋贸易的获利就已经如此惊人。正是看中这自唐宋以来海外贸易的庞大收益,朱棣继位后,重建了曾因倭寇侵扰?废弛的市舶司, 建?较为完备的海外贸易管理体系。

万事俱备后,明廷以郑和为使?,率领船队穿梭于各国之间,打着赍赏的旗号开展官办贸易,为“靖难”后百废待兴的大明打通了?条经济输血大动脉。通过将瓷器和丝绸等中国高端产品贩卖?海外,大明攫取了巨额的商品差价利润。

在郑和船队购置带回国的主要货物为胡椒和苏木,依《瀛涯胜览》记载,胡椒在其产地苏门答腊岛的价格仅为001两/斤。?据《明会典》记载,胡椒在洪武年间的国内市值?达02两/斤,差价?十倍于产地!

胡椒并不占多少空间,因此即便是加上运费,利润也十分可观。谁能说大明上层只是单纯地想着“满?自?的穷奢极欲”,?无视这巨大的利润空间呢??这?本万利的?意,正是有赖于郑和下西洋才能做成。

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非但不是“?不敷出”的赔本?意,反倒是为大明王朝带来巨额财富。

严从简在其《殊域周咨录》中?语道出了下西洋的“多赢”效果:“?自永乐改元,遣使四出,招谕海番,贡献毕?。奇货重宝,前代所希,充溢库市。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国用亦羡裕矣。”下西洋对于经济以及国家财政的裨益,于此可见?斑。

更加重要的是,郑和下西洋不仅直接给朝廷带来了巨大收益,?且还给地方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溢出效应, 带动了不少地方经济的发展。

以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苏州府太仓州为例——“和等自永乐初, 奉使诸番,经今七次。每统领官兵数万人,海船百余艘,自太仓开洋。”

按照郑和亲?的《通番事迹之记》碑中记载,郑和七次下西洋全部是由太仓刘家港出发,每次也都以刘家港为返航的收泊地。

郑和使团不仅带回了西洋各国的奇珍异宝、?特产品,也将?批批外国使团迎来送往,将大量的中华物产输向世界各国。

这样一来,太仓的刘家港不但是东南沿海的重要港?,也成了明廷对外交往的?岸。明人称颂其盛况道:“今永乐承平之岁,薄海内外,靡敢不服,九夷百番,进贡方物,道途相属,方?大船,次第来舶, 太仓复旧之宏规。”

后来清人追溯其繁荣景象道:“是时西洋贡船络绎不绝,咸欣其便, 遂称为天下第?码头,各国奇珍异宝无不毕集。”

因下西洋受益的不?是?个太仓,实际上在大明版图内,江南乃至岭南许多地方的经济迅速受到下西洋的带动效应影响。

比如说,当时的佛山便从“孤村铸铁”成为商品运转中?。?些需要从国外进?的日常用品,由奢饰品价格降为了日用品价格。自永乐朝起,在朱元璋时期秉承海禁政策的明朝,不过?十年时间,迅速出现了东南经济繁荣的景象,郑和下西洋显然功不可没。

由此种种,高务实得出很明确的结论:大明通过郑和下西洋的官营贸易获得了巨额财富。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获得了大量财富,还带动了相关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那它后来到底又是如何难以为继的呢?

其实这个问题解答起来倒也不难,尤其是对于经历过红朝国企改制时代的高务实来说,这题简直是送分题。

郑和下西洋属于官方垄断经营活动,根本就不尊重经济规律,?味由皇室独占海外贸易的收益,不给私人海商和豪强贵族分?杯羹的机会。

再加上不能正确应对海外贸易带来的商品过剩问题,皇帝简单粗暴地采取“折俸”?段,导致朝廷官员不但没有从海外贸易中获益,反?因此利益受损。就这样,不同阶层利益集团之间的分配不均衡,最终导致郑和下西洋被丑化为“劳民伤财”之举,直到偃旗息?。

高务实认为,这个问题具体而言大概有三点比较重要:

其?是郑和下西洋带来的贸易收益主要惠及皇室,而对民间?计多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