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欲望完全写在了脸上,想和她交往,想和她坦诚相见,这样偏执阴翳的模样,虽然病态,让她总想逃离,甚至做出了装病这等铤而走险的决定,但他的无畏与诚心,在病魔面前都毫不褪色,也慢慢地动摇了深宫中倔强成长的公主那冰封的内心。
他们一同进餐,相互陪伴,从生疏的称呼,逐渐转换为昵称的习惯,她也开始唤他彼得鲁沙。虽然在这过程中,侄女的脸色总是不太好,她反複提醒着彼得要清醒,可这根本不影响彼得的快速沉沦,这样的反差使得丽莎有了轻微的满足感,在这世上,还有人如此坚定地选择她,真令人愉快。
她有些动摇了,想让他不再自暴自弃,不再自卑孤独地坐在这里,想陪他去看更远的风景,想让他知道一身武艺不该被困在深宫里,该去乡村里走走,该去丛林中驰骋,少年的意气不该耗损在望不尽的回廊中。
可她不可能把自己的真心交给任何人,她只能施舍他一点点勇气,她的忠诚只会留给她自己,才不会输。
他们就这样僵持着,丽莎在天平完全倾斜之前绝不会让步,因为她不做任何会输的赌押,她只会是绝对的胜利者。
伊丽莎白04(终章)
罗曼诺夫王朝的后裔总是命途坎坷,早夭和先天残疾的血脉比比皆是,彼得大帝出生后,曾因为过于健康和强壮,被怀疑是皇后的私生子,只因他的兄弟姐妹们大都智力缺陷或者早已夭折。
而这般情况又在他的后代中反複出现,和第一任妻子的儿子倒是身体健康,许是因为那时大帝还年轻,和第二任妻子生下的孩子就总是夭折在襁褓之中。
伊丽莎白并不相信这个如诅咒般的命运,就算有这样的诅咒,也不会发生在她身上,只会发生在她的亲人身边,那正好她可以因此上位,她会和父亲一样,因为其强壮健康的身体,笑到最后,夺回本该属于她的皇位。
在和彼得鲁沙周旋的这些日子,她也在暗中审视下属的忠诚度,慢慢清除别人安插的眼线。神父对她的审视与监察,她也随机应变,逐渐取得神父的信任,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逐渐孕育着。
在莫斯科短暂的春日里,阳光轻抚树下的行人,蜗牛缓慢出洞,蝴蝶飞舞着,公主在摇椅上惬意地躺着,可突然的急报打破了这份宁静。
安娜在普鲁士王国病逝的消息就这样毫无前兆的传给了丽莎,才嫁往普鲁士两年的她,只留下了年仅三个月的婴孩,就死在了异国他乡,甚至连尸体都不能送回沙俄,只能作为王妃葬在柏林,守着普鲁士的皇家陵墓。
愤怒,不甘与悲伤充斥了伊丽莎白的脑海,对普鲁士王国的杀心从一团火焰迅速蔓延成一片火海,焚烧尽她的神志,她要让日耳曼人为她姐姐的死陪葬,绝不会让腓特烈一世好过,他应该下地狱,永无来生。
安娜的死亡没有在莫斯科掀起一点水花,除了伊丽莎白外,甚至都没有几个贵族知晓这个消息,公主成为王妃便是别国的人了,生死于母国没有半分影响。
但伊丽莎白却因此下定决心,下手更加狠厉了,对待王朝的鹰犬再无怜惜之心,杀伐果决,渐有嗜血之相。
在与彼得和娜塔莉亚的相处过程中,丽莎也不再隐藏对普鲁士王国的敌意,原本一直卧薪尝胆的她,决意转变为主战派,也不再在皇帝面前藏拙,而是锋芒毕露。可彼得鲁沙并没有表露猜忌,反而更加兴奋了,总是想方设法地表达爱意,可丽莎却只能推离,因为压在她身上的山太沉重了,她早已无力回应任何人的感情。
时光匆匆而过,又是一轮冬日,娜塔莉亚也倒下了,罗曼诺夫王朝的后裔好像总是逃脱不了这样的结局,如今的他们,已经只剩彼此了。此时的伊丽莎白觉得彼得与她同命相怜,也能理解他的脆弱与不甘,于是她第一次向他说出了“我爱你”,不带任何前缀与后缀,尽管处于崩溃状态的他,可能并未听清。
他们相拥着渡过这湍急的河流,相互依偎着,因为只剩彼此。但好景不长,两人背后的势力是对立的,他们注定做不了盟友和恋人,伊丽莎白主动离开了克里姆林宫,开始了下一步的布局。可没想到彼得鲁沙竟然敢以一己之力挑战神殿,这如蜉蝣般的天真与狂妄让丽莎气笑了,她同他争执了许久,最终同意回到宫中陪他,终是让他放弃了自掘坟墓之举。
瓦西里的野心日渐膨胀,两人都心知肚明,却拿此毫无办法,保守派全都太顽固了,丽莎与他们政见相左,无法出手抗衡,只能看着彼得焦头烂额地咆哮和崩溃着,却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