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排到门口来了。林林从人缝儿钻进去。展台出现在眼前了。宋雁跟几个工作人员来来回回跑。神色略微紧张。林林迎上去,招呼了一声。宋雁愣了一下。林林问:“请了几家媒体?”宋雁道:“三家,都还没到。”林林说:“我去迎一下。”宋雁说营销推广部人一会带过来。林林把照相机从宋雁脖子上取下来,“我来拍,你忙你的。”宋雁让林林看着点现场,别乱,不能乱,她要去地下车库接作家。林林说没问题。
好麽。她的出现恰如其分恰逢其时。当然,这也是林林掐準了的。宋雁的书。宋雁要办活动。林林在同城信息里看到,立刻做好“参加”的準备。这次活动做的是青年作家的新作。小有名气。还在上升期。书走得不错。在民营公司出过两本畅销书。现在到文艺社出新作,在林林看来,是“镀金”来了——想借文艺社的品牌,提高自己的咖位和档次。
畅销是一回事,咖位是另一回事,畅销加咖位则又是一回事了。现在宋雁的努力方向就是:既要有品,又要畅销。在这一点上,林林和宋雁可谓“志同道合”。
活动顺利展开了。宋雁坐在台上,林林在台下站着,四目相接,林林能感觉到宋雁眼神里的嘉许。干得如何且不论,她能到场,就说明她李林林知好歹,有眼力见儿。不是那大睁着两眼只能出气儿的人。更何况,活动很成功。林林也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她是熟手,跟一般的新晋员工不同。她经验丰富,气场沉稳,手段老练。她是个深谙各个出版流程的成熟编辑。如果能够收入麾下,那注定是宋雁的得力干将,左膀右臂。
当然,林林这次来,也是给宋雁一个台阶下。人家大主任,总不能让人主动吧。老邱说得对,对于领导,首先就是要给足面子。甭管这个领导年纪大小,资历深浅,人活着,首先活一个脸面。林林认为这回是给足宋雁面子了。结果,果然。活动结束没几日,李林林就接到宋雁电话,让她去抽空去社里一趟,当面聊聊。
第九十七章
文艺社栖居在一幢老旧的工业厂房里。
虽然号称是“文化産业园”,但从外观看,压根感觉不到什麽文化气息。据说也是暂时的。旧的办公楼拆了,新的还没建成,这儿属于过渡的居所。不过,进了楼内,文化气息就扑面而来了。刚进门,就是一股浓浓的“书香味”。别人可能觉得根本就是油墨气,但林林觉得那是香。
迎面是宣传栏,里面摆着文艺社历年出版的优秀图书。大家云集,蔚为壮观。集结起来,简直可以称作是一部小型文学史。过去,文艺社是古今中外的优秀图书都做。少儿的也做。但现在近些年结构做过调整。外国文学、古典文学被调整出去了。留下来四个部门,分别是一二三四编辑室。都做文学。尤其以现当代文学为主。
宋雁统领的,便是第一编辑室。也是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编辑室之一。剩下的,多半是事务性部门。比如出版部、设计部、营销推广部、总编室,等等。
楼梯还是木头的。林林拾阶而上。迎面,一个爆炸头矮墩墩的女人迎面下来了。见到林林,她愣了一下,站住了,上下打量。林林也看她。两人都没打招呼,跟抢夺地盘的母兽似的,相安无事之后,便各自走开。等人都下去了,林林才想起来这人她认识。哦不。是她认识人家,人家未必记得她。崔笛韵——霍明达、顾青云的编辑。她在顾青云的酒店房间,和霍明达的新书发布会上都见过她。那气场,一看就不是善茬。
再往上走,楼梯拐弯处,一个老太太下来了。头发花白,身材松胖,腿脚似乎不太好,所以双手紧紧抓着扶栏。她下楼的方式是一步一停。左脚先下去,右脚跟上。站稳了,再下左脚。以防摔跤。
这恐怕是来投稿的。李林林本能地要上去扶。老太太见状,打了个停的手势,“不用不用,你走你的,不用。”李林林只好后退。
为了避免尴尬,她三两步上到二楼去了。墙边到处堆着书,把走廊都挤细了。林林看手机,按图索骥,来到宋雁所在的 206 房间门口。
门关着。林林正準备敲门。207 房间的人先出来了。是个高个子,肤色偏黑的女人,短头发,看上去十分干练。出于礼貌,林林微微向她点点头。
女人道:“来啦。”
林林笑笑。奇怪。难道她要来的事,社内已经普遍知道了?女人招呼完就出门,往厕所方向去了。林林举起手,又要敲门。门自动开了。门缝里闪出个戴眼镜,白皮肤,瘦兮兮的女孩。一看就年轻。她面满愁容,见到林林,也压根没擡头,匆匆过走出去了。李林林这才从门缝里挤进去。宋雁正站在那儿,背对着门,正在拾掇办公桌上的书。林林叫了声主任。宋雁转过身,说来了。又说坐。林林坐到她那破了好几个大洞的布艺沙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