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懊悔中了邹社的计,白当了一回棋子。而吴冠的“饭局取消”,恰恰是对邹社请客的回应。
呵呵,可不可笑,几个人年龄加起来过百岁,演戏给谁看呢。面子值几个钱?也就他们自己看得重!不过细想想也没关系,反正,她马上要投奔新世界。
单独的办公室。虽不算大,但却窗明几净,俐亮,心安。林林没想到自己这麽快就有这待遇,吴冠也是四十好几才弄上单独一间。虞国光走进来,面带微笑,他的微笑总能消除距离感。
林林连忙起立,叫了声虞总。
“怎麽样。”虞国光问。
“还在适应。”林林有点不好意思。
“名片安排印了。”
“谢谢。”林林受宠若惊。
林林过来之后,虞国光请了一顿饭,管理层全员到场,就算把林林介绍给大家了。公司不算大,吃一次饭,大概能摸清组织架构。虞国光是总经理,公司法人,下面有总编辑王栋,发行总监刁爱玲,财务总监郑丽,营销总监冯娜娜,出版总监余振,外加总经理助理褚秀,以及三个编辑副总监。中层以下,就是编辑(産品经理)和各部业务员。相对来说,架构比较简单。
入职新公司,李林林一方面意气风发,另一方面,也有点失落。编辑副总监,包括她有四个。她并不特殊。她手下的两个小编辑,是上一任副总监的“遗民”,都是女孩。一个温文尔雅,戴着个大大的黑框眼镜;另一个微胖,嘴唇有点上翻,喜欢动漫和古装,业余玩 spy。她们上班也用艺名:温文尔雅叫绿橘,胖女孩叫哆啦。林林感觉自己跟她们的代沟不是一般的大。
第一次选题会,林林没报,初来乍到,以观察为主,公司的人物关系她还没摸清。其他三个编辑副总监,有两位报了选题,看成色,都是那种比较轻阅读的小畅销品相。有点文化气质,但更多的是追求卖,内容比较浅。
林林发现,北方分社的运营状态和虞国光描述得略有不同,虞向她的传达的信息是,来这儿什麽都可以做,没什麽限制,但实际上,公司里那种谨小慎微的态度,天然就使得选题方向上存在一道红线。
独立运营,自负盈亏,每年还得向总部缴纳一定的利润,北方分社在坚守文化品位的同时,务必要盈利。这种压力,无形中影响着每个编辑的选题抉择。文学小丛书那类书,在星火可以出,装点门面。到北方分社就不可以。这里历史短,没有那麽因袭,不端着架子,不需要那麽多虚头,公司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做这门文化生意,打品牌也是为了赚钱,然后,生存下去。
公司明面儿上的选题方向有那麽几个:一、畅销书。这是虞国光反複强调和主抓的;二、新锐作家的书,寻找有卖相的;三、港版台版外版书的引进;四、数字、游戏、动漫、有声、影视 ip 的衍伸。但在林林看来,这几个方向其实有重叠,归根到底三个字:得能卖。
因为目标明确,公司的人事斗争较少,员工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编辑要好稿子,发行要多铺货、多回款,营销要多宣传,出版要管好印务,星火的閑事在这儿不多见。说白了,这里不养閑人。凭真本事吃饭。员工的晋升规则也比较简单。就编辑这块来说,最底层的文字编辑,然后是策划编辑,再往上是副总监,做什麽位置,就要承担什麽责任,文字编辑看稿就可以了,策划编辑就必须拿稿子,副总监得为小团队的産能负责。跟中学时代考试排名似的,成绩提高了,进入好班,成绩下降,也能回归到差班。机制灵活,流动方便,也很能激发人的自尊心和斗志。
公司不包午饭。有餐补,中午这顿,员工多半带饭,少部分会点外卖或者出去吃。但星火社那种一到午饭时间,大摇大摆放风的状态,这里是没有的。吃着饭还在看稿子,中午抓紧时间休息,下午一上班又要有饱满的工作状态,员工们的工作内容基本饱和,个别不饱和的,表面上都能看出他们的危机感。
员工汰换率高。尤其编辑部,林林来司不到一个月,産品经理走了三位,又招聘来两位。所幸,她手下那两个小孩还在。她刚来,没有选题,她们主做上一任副总监留下的稿子。林林感觉到压力了。大小她是个领导,拿着工资。对上,她不想让虞总失望,对下,她得让孩子们有活儿干,她不允许自己被这些后辈瞧不起。她能感觉出来,虞国光对她,是有期待的。光郑木的稿子,他就“不经意”提了两次。
林林对老邱说:“你看,压力是无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