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插一句,“陈老师打出来的包,是工艺品。”
她不好为人师,志闯每次教育新人,林林就当看一场戏。她有自己的事要忙。袁一航迅速把《菩萨蛮》改好了,林林火速一审,二审她没找吴冠,而是找了审稿速度更快的戴琪,三审稿子一送到熊总那儿,她立马去找出版部于雷,请他委托印刷厂做十来本“假书”。随便套个版式,印成一本书的模样,她得赶紧寄给评论家们,让他们先看上稿子。这样,等小说正式出版的时候,没準能指望他们说上几句好话。
还有封面上推荐语,也得提前準备了,找名人是个麻烦事儿。林林先前积累的好人品发挥作用,她出过学者的散文集,找个“大拿”说句话不成问题,可说话的不能只有学者,最好还得有明星,起码得是着名作家。
林林问一航,“你认识什麽作家麽,让他们推荐推荐。”
一航口气为难,“交往真不多。”
是啊,让作家腆着脸找同行推荐,的确有点不好意思。林林想过找刘子谦推荐,哪怕他说几句不好的也行,如果能炒作起来,没準销量能走一波。但再细考虑考虑,不行。炒作太难把握尺度,弄不好对作家声誉会造成巨大伤害。
林林只好走吴冠的关系,联系了插图本的老作家们,其中三个拒绝了,有一位同意。“秦老,要不我把稿子寄给您。”秦老答得干脆,“不用,你帮我拟一句,我看看。”林林只好绞尽脑汁,反複概括,还要模拟老作家的语气,好不容易弄出来一句,低调的夸,谁知发过去老人家并不满意,他随手改了,回複为:这样认真的作品,在新一代中难得一见。林林怕这话说得得罪其他同龄作家,可老作家钦定了,她只能先用着。
还有一件麻烦事。
人家说话了,按说应该给钱,可给多少实在为难。照吴冠的意思是,社里的惯例是给八百,毕竟只说了一句话嘛。林林去请示叶社长。叶蓦然的意思也是不要超过惯例。可物价在涨,通货膨胀,推荐费给八百实在难看,没办法,林林自己贴补了两百,凑成一千,给秦老打了过去。
吕薇得知,骂林林脑残,“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就不要做!这是出版社的事,不是你个人的事,宁愿不给,也不能自掏腰包。”
忙忙叨叨一上午,近十一点,吴冠过来让志闯去天一阁定个包间,六七个人的。志闯多嘴问请谁。吴冠没吭声。林林以为又是哪个作家来,社里要出面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