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

一纸千金 伊北 979 字 3个月前

问社长。林林有点发懵。入社那麽久,她从不曾独自一人单枪匹马走进社长办公室,她跟领导有天然的距离,在她眼里,社长是个符号,是权威,是这个组织架构中最顶端的人物,是永远坐在主席台的中间的。她人在基层,跟社长没有交流。可是,如今熊总特别指派,她也只能下楼取了策划案,拿着合同,敲响了社长办公室的门。算起来,叶蓦然是个老媒体人,做过报纸,办过杂志,当过机关领导,后来在官场上不如意,下放到出版社,虽然不是个好摊子,但好歹有“祖上”留下来的大楼撑着,眼见着就快退休,安全着陆。员工们都以为叶社长会这麽放羊到最后,谁知,人退休前“回光返照”,突然来了干劲。发条拧紧,抓业务量,吓得安逸惯了的老人儿瑟瑟发抖。

门敲了三下,叶社长说进来。

林林手心都是汗,在门口站了半秒,拧开把手,推门进屋。葛文婷坐在沙发上。林林心里咯噔一下,她还没反应过来,文婷就对她笑笑,跟着起身,对社长说那现这样办回头再来请示。叶社长挥了挥夹着烟头的手指,让文婷去了。

烟头碾在烟灰缸里,叶社长伸手过来。他以为林林要找他签字。“不是……社长……”林林支支吾吾,“就是……肖若华的肖老师的新书。”

还没等林林说完,叶蓦然便说:“熊总什麽意见。”

林林道:“在等您的意见。”

叶蓦然道:“以熊总的意见为主。”问了等于没问。林林一头雾水,她茫茫然哦了一声,刚準备离开。社长又让她坐。林林只好端端正正坐了,两腿并拢那种,冒充小学生。“怎麽样,工作顺不顺手。”叶社长问。林林忙说还在学习。

叶蓦然道:“你们那一批进来的,最近都是什麽状态。”面对这样一个突然“体察民情”搞基层调研的社长,林林不晓得该说假话还是真话。假话是,天下太平,真话说,一片迷茫,不真不假的话是,都在摸索。思来想去,林林选择了说不真不假的话。话音刚落,叶社长便语重心长地说:“这也就是我们这种老社,还愿意花时间培养人,你换成外头的出版公司试试,一个月没有业绩,不出书,第二个月就让你走人。”

林林唯唯称是,她倒不是唯领导是从,她打心眼里认为叶社长说得也是实话。吴冠总告诉她,当编辑,首先你要是学者,在你的出版方向上,你要成为专家,这样你才能跟作者对话。只是,成为专家需要时间,要成为一个好编辑,没有五六年下不来。这一点,出版社的确比出版公司强。可换句话说,出版社的这种宽松环境,反过来又反噬了编辑们,鹰养久了,也就成鸡,飞不起来了。

叶社长又问了问林林年轻人在思想上的情况,以及生活上的诉求。

林林斗着胆儿问:“咱社还分房不。”

叶社长面目严肃,说目前还不能确定。

以前分过,但转企后,恐怕没这种幸运。吃大锅饭的时代过去了。

王茂山敲门进来,说有单子要社长过目。林林趁机退了出去,转道去跟熊总彙报。熊总让林林再去跟发行议一议,建议首印三万,让他们努努力。林林只好又去传达意见。交代清楚,再去跟吴冠彙报。吴冠若有所思,自言自语道:“签三万,实在不行,先印一万。”林林不理解。吴冠说:“跟肖老师签三万,百分之十的版税,但我们首印先印一万册,避免压力太大,一万册这事不用跟肖老师说。”随即又补充说,“先让对方报,探探底。三万是我们最后的底线。”林林说了声明白,她打算先跟肖老师沟通沟通再说。

回办公室刚坐下,喝了口水,志闯敲林林的桌板。林林帮忙疏通了吴冠那条线后,志闯正逐步跟她恢複外交。

“户口办下来了。”志闯眉飞色舞。

林林哦了一声,有户口了。就为这一张纸,当初多少人前仆后继。他们是胜利者。

“廖小平辞职了。”志闯又说。

林林一口水呛住,剧烈咳嗽。这消息比户口落下来还劲爆。

“赔了八万。”志闯啧啧。

第十一章

规定是写在合同里的,法律上却没有这条:凡属进入星火的新人,必须签订五年服务合同,违约金十万。也就是说,如果你服务满五年,再辞职离开,一分钱不用赔,但如果提前一年,就要交付两万元的赔偿金。以此类推。

廖小平干了不到一年就撤了,按照规定,四舍五入,他必须赔偿八万元。员工们都明白,这是“拿户口”的钱。但廖小平却说自己不是因为户口才来,也不是因为拿到户口才走,是实在不合适——他要去读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