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刚刚发言过的鉴定师也脸色漆黑:“你凭什么说这是仿品?”
蒋听言大声道:“《青竹赋》是黄喻南中早期的作品,这是他和朋友一起游玩遇到一片竹林时所作。而在青竹赋之后,他还写了一篇游记,其中就提到了青竹赋。”
“黄喻南年轻的时候十分推崇北宋另一位大诗人苏祈,因此他的早期作品中都有苏祈的影子,笔笔开张,气息内敛。”
“但待他小有名气后,奠定了自己的风格,点画用笔十分有力,写字痛快,颇有动感,大开大合之间,有股洋洋洒洒,气宇轩昂的气势。”
“他写下《青竹赋》时,是在赴任途中,当时他的自身风格还未完全形成,因此哪怕是游玩时所作,字迹看起来也还是沉静内秀,只隐隐有漾动之笔穿插其中。”
蒋听言侃侃而谈,说得有理有据,可以看出她的知识扎实。
众人都听进去了。
但也有人忍不住发问:“我看台上这幅《青竹赋》,和你说得完全相符,你怎么说是仿品呢?!”
“对啊。”
“看起来的确是黄喻南早期的字迹。”
蒋听言却笑了笑:“字迹当然有问题,虽然仿这幅字的人技术不错,但他一定是更擅长仿写黄喻南中晚期字迹,所以仿早期字时有些收不住,虽然看起来内秀,但转笔时却过多用力。”
在场的人脸上一片空白。
这些细节都是行家才能看出来,就连蒋听言,也是因为本身在书法上有造诣,对黄喻南这种大家也有所研究,甚至经常临摹过他的字,才会一眼看出问题所在。
但今天来拍卖会的人都不是行家。
和他们讲细微的字迹变化,无异于对牛弹琴。
果然,她一说完,台上的鉴定师就不屑地笑了。
“你有什么资格评价黄喻南的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