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管理得当,边关粮草丰盈,再加上最初带来的存粮,完全够自负盈亏,所以哪怕中央调拨粮草几乎次次缺斤少两还常常延迟,边关守军却再未有过缺衣少食,挨饿受冻。
不过现状越来越好,已经叛变的府尹依旧写着哭穷的折子,每天都是要粮草。
第三年秋,也是天启第九年,太后五十大寿,原主准备好礼物送回京都,却被皇帝征召回京,说是太后许久未见,甚是想念。
想着边关稳固,执政理念得到落实,她也有机会离开,便想回京都看看。
不过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她在边关日久,怕小皇帝多心有诈,还是秘密调兵两万回京,一万五屯兵在附近的县城外以防不测,五千随她回京都,其中四千五在京郊扎营,五百随她入城暂住公主府。
寿宴开始前,一切风平浪静,太后与皇帝努力扮演温情脉脉,直到寿宴过去,原主收拾东西准备返回边关,却在出发前被收押下狱,原因是通敌叛国意图谋反。
这名头扣得实在太过荒唐,也没拿出证据,就连抓捕之人也是原主旧友——南衙十六卫的左骁卫大将军杨武渊。
她以为这只是拙劣的构陷,想让她吃点苦头,但无大碍。所以虽有疑虑,还是跟着杨将军进入御史台狱,全程没受到任何不公对待,所有人都恭恭敬敬。
离开前,杨武渊还小声同她道:“长公主且安心,那起子小人根本拿不出证据,不过空穴来风,明日早朝我们必将那些蠢货打下去,亲自接你出去。”
一句我们,说明南衙十六卫当中归属原主的人还在,并未投效小皇帝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