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兮夫人的意思很简单:承奚王已走到了巅峰之处,实乃不世之君主之人才,生于当朝未必是福,除非取而代之上首那位,才有望开创盛世。
谋朝篡位,一个闹不好是要背负千古骂名的,在盛世此乃乱臣,人人得而诛之;但在乱世,此乃救世主,得民心者得天下。展望如今的奚朝,错综戡乱,于外战事不断,厮杀连年,于内国库匮乏,致使货币屡屡贬值,流通不畅,庶民怨声载道,人心惶惶,士族者更是仗着身份地位不工、不农、不商、不兵、不民,充当了朝廷的蛀虫。
反,也许失败,也许背负千古骂名,也许会因此亡了承奚王府一脉;不反,亡的就是国家;这层利害关系,在场的几人明白,朝堂上的诸位明白,相信就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位也应该明白。
于是,自从燎城返回后,德兮夫人就差遣了诸多关系调查朝堂贪腐之事,直至掌握确实证据才开始着手行动。先借由大娘葬礼风光大办之机,明目张胆的与昔日与护国公相交等军中要员将领初次接触,后又令亲信秘密将证据递给朝中几位不算主心骨,但也能充当个传话筒的小卒子,如此投石问路惊扰的只会是湖底盘龙——相信过了这日,事情的原委将会通过他们的嘴毫无遗漏的传进各个大臣耳中了。
自奚云帝登记后,由于奚云帝、南溪王、西平王等各股势力注入中央,奚献帝、奚浩帝那时弥留下来的利益关系已然打破,组成了如今新的局面:以刑部、户部、吏部为首的一派私下听命于丞相,仍为“东宫盛”的主干;以礼部、工部、兵部为首的一派,虽与“东宫盛”一党往来密切,以往荣辱与共一时难以断绝,然面和心不合已有一定趋势。
德兮夫人看准这种微妙的时局,见缝插针,分别从中寻找了两派中最薄弱的环节:户部、兵部。先以心理战术勾起二人不安,再当面晓以大义,以半威胁、半劝说的态度画龙点睛,果真一击见效。兵部执掌军事,与虎啸营关系密切,自是不好推脱,那听命于丞相的户部则不然,不论是碍于面子还是碍于交情,户部侍郎今日暂且的推托之词都合情合理,也算意料之中。
现下,德兮夫人“物归原主”,几位大臣却是拿在手里,痛在心里。这哪算是物归原主啊,这分明是告诉他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德兮夫人是完全有能力将他们置于死地的,却故意卖了人情希望他们知恩图报罢了。
回去以后,户部侍郎二位没敢上报丞相,因这册子里实在有些事是连丞相也说不得的,二人秘密邀约了刑部侍郎齐泰、吏部尚书等人商讨对策,几人一致认同先观观风向再说,最起码也要等承奚王凯旋之后再探听虚实;兵部侍郎那边厢也于当夜请了礼部、工部等人一起揣度揣度,这几人为人较为谨慎保守,讨论结果却是既然在朝中无大树可遮阴,倒不如先听德兮夫人所言,也算有了靠山,要是风向不对再跑也不迟。
这两拨人的计较商讨均在德兮夫人料算之内,她不急,不急着这么快就取了奚云帝的江山,更不急着这么快欣赏到这般人的下场,她如今只盼着承奚王凯旋之日尽快到来,再聚夫妻之情。
三月末,虎啸营班师回朝,趁着朝会奚云帝一面赞道承奚王实乃当朝股肱,一面苦叹王爵之上再无位可封,这番言辞惊扰了朝堂众臣,引起窃窃私语,纷纷议论着皇上有意行个下马威,还是别有他意?
只听承奚王淡淡笑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臣略尽绵薄之力,不足圣上挂齿,不过此次除了缴获西属大军收归朝廷一事,尚查出诸多弊端,牵扯者众不乏京中要员,还请皇上尽快裁夺。”
这话一撂,在场有人慌了,可谁也瞧不见承奚王递上的折子里究竟参了些什么,谁也难从奚云帝的表情中看出半丝喜怒。这下可好,有关系的纵然是心慌意乱,没关系的也有点心虚胆颤,生怕因此牵扯出别的事来……
一时间,朝堂上风起云涌,气压低的让人喘不过气。
可奚云帝细细瞧了折子,却终是垂了眸子未作正面回答,只道:“朕乏了,退朝罢。”
奚云帝回了寝宫一路往兰贵人那边而去,如今这兰贵人也不能叫兰贵人了,但加封典礼须要等贵人主子养好身子再进行,步骤繁复,形式隆重,足可见奚云帝对着长子之母的重视,可谓是母凭子贵——明面上奴才们还称贵人,私下里早就改了口:“兰妃娘娘。”
也不知是否因生了龙裔,这月来与奚云帝走得最近的,最能说上三、五句话的就属兰妃了。有人道这是理所应当的,肚皮争气比相貌还重要;有人说这是小皇子会投胎,要是跟太妃殿那位公主对调一下,如今还不知道谁受宠呢;也有人笑,这年头,奴才能当主子,丫鬟能当妃子,就是个庶女身份的也成了诰命夫人了,当真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