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页

欣慰的是这本是他追求的,苦恼的是大明的管理体系有没有跟上思想发展的水平。

朱高炽从来不敢把后世的东西认为当下大明可以达到。

那是对先民和先烈们的不尊重。

经历过长期的火与血,百年的苦难磨出来的钢铁意志,打造出来的先进队伍,绝对不是当下大明的官僚体系可以比拟的。

在朱高炽看来,当下大明虽然已经比历史上的大明社会环境好了许多,可仍然有很多的不足。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虽然只是一句诗歌而已,但也是文人们追求的高度境界。

简而言之。

人们都认为换成是自己,绝对不会是贪官的社会下,才能真正做到法律的公正和落实,并不是朱高炽制定几条法律就可以改变的。

朱高炽没指望所有人都是道德高尚之人,这是不可能的。

但是总体的舆论也如此。

朝廷的能力有没有达到,地方的官员和片坊的坊长们的素质有没有达到。

摆在朱高炽案台的另一头,是锦衣卫送来的调查报告,关于片坊长仗势欺人,犯了二十余条大明律的密疏,这样的事背后有多少起呢。

根据大明律的规定,片坊长没有这么大的权利,而且百姓们具备违抗片坊长违法要求的权利,但是又如何呢,事实就是事实。

但是大明太大了。

同样又兴起了关于压制皇权的诉求,这就是矛盾之处。

朱高炽看了两封不同的奏疏,最后看到杨士奇和解缙二人。

两位早年去北平学习工业化理论,学富五车,要才华有才华,要经验有经验,要能力有能力,大明最顶级的政治人才。

商人们的事,思想上的事……大明未来的事,朱高炽决定要看一看。

这才是朱高炽留给大明最宝贵的财富。

第六百八十八章 科学的大门打开了

京城国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