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自己呢。
自己毕竟受后世的影响,同样没有彻底认可古代的成就,以后世的观念来引导十五世纪的大明,实在是浪费了中华文明的底蕴。
中华文明最大的底蕴是什么?
辐射天下的影响力。
天下说。
天下共主。
君是天下之君,而非一国之君。天下之君称帝,一国之君称王。
曹端得到了太子殿下的支持,开始在京城讲学,大剧院里讲学的曹端,一票难求,场场都坐满了来听新学的观众们。
宗主国、宣慰司、宣抚司、亲藩属国、外藩属国。
很快成为了朝廷的议论,人们把高丽,倭国,琉球,老挝,八百大缅等王国和地区用来探讨,结合太祖皇帝的宗藩体系。
“最初的时候,许多的地方无法自给自足,必须依赖外部的物资,而太祖皇帝利用我大明的生产力,想要获得我大明物资的地区,必须认可我大明为宗主国,方能进行贸易,为了维持这个体系,所以禁止民间商贸,由朝廷统一管理。”
“而高丽此类王国,则因为文化传统的原因,属于文化兼并来的亲藩属国。”
“时至今日,以我大明的生产力,除了应该继承这套天下制度外,还应该发扬光大,加深对宣慰司、宣抚司、亲藩属国、外藩属国的治理。”
不同地区的宣慰司、宣抚司,不同地区的藩属国,又应该如何对待呢,以及如何区分呢,越来越多的人们,围绕新学的思路开始了更多的探讨。
永乐十三年八月,暹罗的内战爆发了,可京城里更引人瞩目的是宗藩体系的讨论。连带着高丽,琉球等国内的势力也在观望,因为关乎他们本国的利益。
每一次的变化,利益阶层都会受到影响。
又一家大商行消失了。
这回还是与大明工局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的周家,这位早年与太子殿下合作的商人,二周里的大周周有容,在周有容死后,他的家人隐藏资产,被税课司衙门查了出来。
根据税课司衙门的调查,周家转移了不少的金银埋藏到高丽的土地下。
高丽不同于别的藩属国,高丽的文化和风俗人情与内地很贴合,加上大明与高丽的关系,以及高丽的文明程度,商人们对高丽的安全有信心。
无论如何,在税课司的追查下,周家消亡了。
周家虽然消亡了,但是周家的矿产不会消失,最后通过拍卖的形势,肥了更多的商人。
在商人们关心的目光下,同样把视线落到了京城,关于宗藩体系的定论,以及对高丽等国的影响力,会不会打破他们现有的利益局势。
那么获得更多大明籍的工人,也算是一种绑架,让朝廷投鼠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