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告诉西方人一个重大的事实:“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也就是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他还煞有介事地告诉欧洲老乡:“在中国最终实现这一原则的制度叫做科举制。”
科举制度在中国近代被很多人诟病,在大众看来,科举凭着一篇八股文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颇为不合理,加上很多有识之士和有真才实学的学者都是科举的落榜者。
比如大诗人李白、杜甫、李贺等,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大才子唐伯虎、《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等等。
因此,人们对科举制度的合理性愈加怀疑。
不过与之相反,近代西方学者主流观点,对于中国的科举制度评价很高。
十七十八世纪的西方学者们对中国的科举制度却高度赞赏,他们认为古代中国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和最科学的。
中西方对科举的评价差别何以如此之大呢?
这主要是他们对比的参照系不同。
近代的西方文明,已经总体上超越了东方文明,他们的学者具备了更高的素质和才能,所以他们的眼里,中国依旧是一个农业社会。
那么将中国与欧洲的封建时代和印度的农业时代做对比才公平,这样一来,中国的政治制度和人才选拔机制就体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在当时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打开了平民进入上层社会,并且参与国家管理的途径,这是西方现代政治制度未出现之前都没有的。
对待东方古国的热爱和学习风波,最后被法国人所引导,成为西方各国的贵族现象,精英们用着东方古国的商品,讨论着东方古国的一切,成为了上流社会的标志。
一直到清朝中后期,人们发现这个国度的百姓很麻木和愚昧,并没有前人说的那样好。
加上德国民族主义思想的崛起,高度的自信心,以及对抗法国思想等方式,国内掀起了反对中国先进说属于其中的一种,又清朝对英战争中,别说国与国,甚至远不如美洲土著和非洲部落的对英战绩,令世界不可思议,彻底揭开了真面目,也彻底改变了西方的学术界。
世界是变化的,文明也是变化的。并不是一条直线,也不会永不倒退。
茶馆提供报纸。
台上有名说书的先生,讲着《三国演义》。
能来茶馆的客人,至少一半以上识字,他们本可以自己读《三国演义》,但是人们仍然喜欢来茶馆,除了说书先生讲的口若悬河,极其的精彩外,还有不少的旁听者,他们可以交流。
交流,是人的需求。
长期不与外交流,会逐渐的僵化,小到个体,大到群体,则会出现退化。
因此那么很多人看过几遍三国演义,并不妨碍他们在茶馆里,仍然听得津津有味。
“下回再见分晓。”
说书先生留了个悬念,台下的客人们意犹未尽,等说书先生收拾好东西,会来到台下,遇到热情的客人,会主动留下来与对方喝酒。
除了台上的真功夫,台下也少不了下力气,这样说书先生才能得到更多的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