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不光是朱高炽,还有内阁阁员与文华殿官吏们,经常来到这里散心,成为了文华殿人最多的地方。
而文华殿已经是大明天下的政治中心。
这里的一言一行,牵扯天下万物。
洪武三十年的时候。
报纸上经常出现曹端的名头,过了两年,此人逐渐“销声匿迹”,市面上一夜之间失去了他的身影,人们大多都遗忘了他。
永乐三年秋。
曹端的名声,和他的多元说学问,悄无声息之间,已经让各派理论家刮目相看,连北平国子监都以曹端为荣,需要知道曹端才三十岁。
任何事物的兴起,必然符合社会的规律,成为大众所接受,并且推崇的主流。
包括清朝同样如此。
极度的压迫下,没有反抗办法的百姓们,只能遵权。
敬重权威。
简而言之,投降了,别打了。
那么在中国古代呢。
朱高炽仔细的思考,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巨大“怪兽”。
礼道崩溃。
孔子也不得不承认,时代不同了,大家不再守礼,于是提出了仁的思想。
统治者要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以政为德,主张恢复周礼,承认制度随着时代的变化应当有所改良,并提出敬鬼神而远之,关注人和社会。
然后是孟子。
同样主张施行仁政,以仁爱之心待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提出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这就是同样的贵族征伐的社会下。
西方和东方的社会风气却截然不同的原因。
西方贵族在领地内,享受一切权利,所有的东西属于贵族,中国古代也是如此的,只不过呢,儒家为统治者戴上了“无形笼头”,起码他们不会在自己的领地内,提出征收初夜权这种,放在东方古代属于天方夜谭的奇闻。
东方古代没有灰姑娘这样的故事,更没有王子与民女的童话故事,只有穷书生与小姐,农夫与仙女的童话故事。
涉及到统治者的故事,基本上都是坏的,以此来警示统治者。
为什么儒家打败了诸家?
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下,百姓们推崇儒家,儒家对百姓们最有利。
乃至于天下重归一统,并改为了郡县制,皇权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百姓在皇权面前,没有任何的反抗手段,统治者可以做他想做的一切。
于是有了汉朝儒家的改进。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除了原本的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并拿走了天子的天,用民意代替,成为了社会的统一共识,大大的限制了皇权。
同时。
在新时代的大一统环境下,有力的保障了社会稳定。
后世不少的人常常嘲讽社会稳定。
因为不懂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所有文明的发展,前提就是内部社会的稳定性,乃至有了稳定压倒一切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