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页

朱高炽看见了各方面的章程,并没有提出疑义。

在国家政务细致上管理,官员们要比自己更有经验,没有发生靖难之役,大批的官员留了下来,朱元璋洪武二十五年,从国子监中培养的一批成长在新时代的官员,已经涌现出不少的人才。

“诸位辛苦了。”

朱高炽赞许道。

众人连忙拱手,有人道:“一切为了国事。”

无论是帖木儿之事,又或者朱元璋的驾崩,接连的大事发生,却也让思想混乱的社会宁静了下来,人们又凝成了一股绳。

“西北的战争,不能影响到大明的周边。”

“一场战争下来,结果大明在各地的控制却失控了,这非我想要的。”

朱高炽说道。

“皇太孙殿下请看。”

内阁胡广上前一步,他早就有了准备,针对当下的局面,想出了一种全新的方式。

朱高炽好奇的打开,看完了神色复杂。

这么坏的人。

跟杨士奇一样的坏,不应该留在国内啊。

杨士奇去了东南亚。

那么胡广呢。

等战事结束了,派去西北呢,又或者派去东亚?

反正国内只能留下好人。

朱高炽摸了摸下巴。

胡广不知道为什么,想要打喷嚏,虽然皇太孙殿下取消了这些礼仪限制,例如大臣失仪的罪名,可胡广也不愿意当众出丑。

到底是谁在盘算自己?

胡广听说打喷嚏的时候,必然有人在想自己,据说是宫里传开的说法。

能想自己的,多半是政治对手。

……

大明皇帝驾崩。

礼部的官员们出发各方告知各藩国,要求各藩国开始祭奠先皇,并且昭告天下,大明新的皇帝诞生,由先皇指定的继承者朱棣承袭。

今年的年号仍然是洪武,为洪武三十六年,明年开始,大明的年号为永乐,乃永乐元年。

新的年号,以及各样的章程,从大明到天下,都开始受到影响。

需要让藩国的国王和官吏们知道,以后的奏疏,是写给谁的,需要注意什么种种。

高丽国王得知后痛哭。

看得大明官员和宦官感动至极,虽然知道此人是为了巴结大明,可又如何呢,只从心的话,许多事就无法说了,主要看得是行。

无疑。

高丽王国的国王是表现最好的。

使者被高丽国王出城亲自送别离开了汉城,然后一路经过开城、板门店、金川、平山、沙里院、黄州,各地官员的迎接,最后抵达了平壤。

几度被元朝义军红巾军占领过的大城池,最后又成为了高丽北王所在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