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页

“所以接下来的优待政策,应该偏重技术司与工匠。”

朱高炽又一次的笑了。

人无完人。

赵胜此人在整合数据上的推论,才能是优秀的,可是在应对上却颇有不足。

他的大局观和政治敏感度不够。

其中之一,总要给传统文人们留个口子。

“技术司是当下的基石,而科技司是未来发展的源泉,两者同样重要。”

“我相信任何事物都有瓶颈,当运用技术达到了瓶颈的时候,唯一突破的方向就是科技。”

“而科技并不是一夜之间可以建成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发展,才能为运用技术提供支持。”

朱高炽教导的说道。

赵胜沉思起来。

如果说每个人有自己的导师,那么赵胜毫不怀疑,自己的导师就是皇太孙殿下。

“属下回去后,会重新要求小组组员们,推论出新的应对方案。”

“很好。”

朱高炽笑道。

“还有技术司的小九,他不愿意来京城,托我告诉皇太孙殿下,民间商行挖走的工匠越来越多。”

赵胜说道。

朱高炽没有在意。

中华重工未来的方向,是垄断基础能源,以及国家命脉行业,其余的行业,由中华重工与民间商行竞争。

朱高炽绝对不会偏袒谁。

谁的能力强,谁就多占市场份额,谁的能力不行,谁就关门大吉,但是用人制度必须控制在工民联合部的规章制度下。

工人,工匠,学者等等。

他们既在技术司和科技司挂名,获得人才津贴,又获得工民联合部的权益保护。

宗旨就是无论他们在中华重工,或者中华重工体系,乃至中华重工上下游产业链,以及民间大商行,任何地方的待遇和福利是一样的。

为他们的自由流通提供了保障。

“工匠离开所在的州府,需要向当地衙门报备,同时在新的地方登记。”

“是为了保障大明的工匠不外流,但是国内大部分地区是任由通行的。”

“从人才、资金各方面,给予中华重工体系和民间商行一样的扶持政策,并不分内外。”

“所以工匠们的去留,不能给予限制。”

中华重工只能给予稳定。

在工钱上,反而中华重工要降低收入差距,缩小人们的贫富水平,最大化的促进中产阶级。

利益上,民间商行更为的灵活。

并不是每个人都追求稳定的,更有技术司和科技部,乃至工民联合部的保障,相当于给了人们离开中华重工的底气。

赵胜明白了皇太孙殿下的想法,于是离开了文华殿,按照新的思路,开始推论起应对方案。

“这段时间来,你辛苦了。”

当赵胜提出离开的时候,朱高炽安慰道。

“属下不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