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先民,他们不知道世间无数的‘草’有什么作用,哪些可以吃,哪些不能吃,哪些产量高价值高,哪些产量低价值低。”
“所以夏商周的先民们,他们尝百草,到了秦汉三国,分出了百谷,然后隋唐的先民们定出了五谷,到了宋朝的先民,奠定了南稻北麦杂粮轮作的农业根基。”
“犹如天文,每代的天文都在发展,并且越来越精确,从年差一月到年差十日,到我大明,已经是年差一个日。”
“我们大明的年历不准了?”人们不可置信的说道。
“技术报上已经说了,我们大明的年历年差一日。”读书人笑道:“不过既然发现了错误,很快就有更准确的年历了。”
如果朱高炽在这里,他就知道万历时期的新历提前两百年问世了,误差减少为年差一个时辰。
这个历法,丝毫不差的出现在十六世纪末,西方新制定的西历中。
有人解释是传教士在大明发明出来的。
那么换个角度想,西方本土的历法能力,不如区区几名传教士,需要他们万里之遥来到大明,然后发明出新历法。
历法的准确,能代表数学,天文学,航海学,运用技术等等综合文明水平的高度。
中国的历法变化,每个时期的改进,都有大量的文字记载,包括天文观测记录的详细数据。
正因为有大量的文字记载,经历过了时间长河的洗刷,仍然有部分记载保存到后世。
而西方一直使用的上千年前的历法。
例如利玛窦离开欧洲时,欧洲的天文学处于“两无”阶段:一无天文台,二无天文观测数据。
来到了大明,摇身一变就成为了厉害的天文学家。
而西方同时期新历法的出现,一下子就有了巨大的突破,没有任何的详细记录,简而言之就是没有过程,只有结果。
这就是话语权的重要性。
你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
例如。
后世的言论是汉人乃元朝以后才有的观念,再未来可能就是没有汉人这个说法,只不过是拼凑到一起的罢了。
不要觉得这是不可能的。
前者的说法,在后世的数十年前,当时的人们同样也会无比震惊。
又例如最开始的初期。
人们的共识是晚晴误我中华。
最后不知不觉间,变成了中华文明必然的结果。
这就是话语权的重要性。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懂得自然懂。
第五百一十三章 朱棣要卷起来
“原来先民这么厉害。”
“既然先民这么厉害,为何又会被打败呢。”有人嘲笑道。
听到那人的嘲笑。
无论是‘黄先生’还是那读书人,都瞪了一眼过去。
“滚。”
‘黄先生’骂道。
那人愤怒的要上前理论,结果‘黄先生’的随从和晚辈都起身,那人身后也被不知道是谁锤了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