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页

工作人员平静的记着笔录。

汉子泄气了。

“但是我的确没有揭露他,因为对于小王爷的军事改制,我也有些不满。”

“我不知道为何串联名单中有我的名字,不过我也没有揭露此人,你们因此定罪于我,我没有怨言,但是我的家人是无辜的,请不要牵连他们。”

“就这些?”工作人员不爽。

名单的人员,到底有多少,他们并不知道,总之顺着这条线索一直抓下去。

如今到了这名汉子身上,如果他真不知道名单,竟然断掉了。

“我真的不知道名单,更没有和旁的人有过接触,不知道有哪些人。”

汉子主动说道:“但是我知道这回事,所以你们找上了我,我才放弃抵抗的。”

“我的家人不会受到牵连吧?”

“你交代的太少了。”

“你们说了不骗我的。”

“但是我们无法知道你有没有骗我们,而且你说的太少了。”

工作人员冷冷道,想要逼出更多的东西。

汉子一脸的绝望。

……

朱高炽的办公地点,已经从中华重工总部搬迁回到世子府。

除了政务上的考虑,还有安全上的考虑。

“根据下面收到的消息,有人在北平串联过卫所的军官,通过审问后得知,来人叫做廖镛,是勋贵之后,目前已经不在北平。”

调查部负责人廖荣,还有朱高炽的三弟朱高燧,两人神情严肃。

宋晟,房宽,陈亨,朱能,郭铭,周兴,赵安等。

北平,大宁,开平,山西,陕西,辽东各地的将领也在场。

对于卫所军官串联的事情,没有敢不重视,不知道小王爷会如何处理。

每个人的神情严重,心中各有想法。

“廖镛?”

朱高炽没想起来,大明的开国勋贵凋零的只剩下两位,一位在京城负责禁军,一位被派去了云南。

大量二代的勋贵,主要留在京城,只有被委任差事的时候,才会去外地公干。

一直到靖难后,京城迁都到北平,大明有了两个京城,朱元璋一代的勋贵之后多数留在南京,靖难之役起来的勋贵,大多留在了北京。

现在的北平没有勋贵,前几年是有的,例如颍国公傅友德,当年来过北平带过兵。

历史上未来也会有,等朱允炆登基后,往北平也派过勋贵来抓兵权。

包括办蓝玉的前一年,不少的勋贵派出去各地练兵,这些勋贵会在公事结束后返回京城,或者调任其他的地方。

“廖镛因为其母的原因,导致他没有继承到家中爵位,只是一名舍人,但是早年拜了方孝孺为师。”

“是他呀。”

朱高炽想起来了。

听到对抗自己的是方孝孺师徒,朱高炽反而心里松了口气。

方孝孺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