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建设大学,形成完善的高质量的,更加细化的学科,让那些各方面展露天赋的孩子进入大学。”
“普通的孩子们,则加强社会学科的学习。”
朱高炽迟疑了起来。
简而言之。
小学中学降低专业课,以户外课为主,加强社会能力的培养,大学则培养有天赋的孩子。
事物的两面性,有好处就有坏处。
“这件事情关乎教育根基,需要慎重考虑,可以召集全体学校的先生们,集思广益形成最终的教育理念方案。”
朱高炽不敢乱做主,最后决定让众贤大议。
原来的方案,是把每个孩子当做大学生来培养。
现在提出的方案,则是只把真正有天赋的孩子,低水平专业课下,能自主绽放天赋出来的学生,当做大学生培养。
第四百二十五章 拒绝朱元璋的圣旨
“为社会带来的是破坏,还是为社会带来发展。”
“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华文明属于社会发展的先进文明,每代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可以证明,而不是像其余落后文明,骑着马拉着弓,对于文明只有破坏而没有建树。”
“毁坏文明很容易,但是建设文明却是任重而道远。”
“北平的局部战争,并不是为了私人的野心,而是为了工业化发展的道路。”
“争论不可怕,只要站在为了让大明繁荣富强的立场上,根子正了,那么道理是会越辩越明的。”
“最后,我希望全大明的学子们,加入北平教育行业发展的道路中,为大明工业化发展道路培养出无数的人才。”
“天下之事,人人有责。”
朱高炽的讲话,发表在了各个报纸上,引发了社会的震动。
天下之事。
人人有责。
无论是选择坚强奋斗,还是怯弱逆受,那么带来的结果,就不要抱怨别人。
正如现代社会英国学者所言。
十七八世纪,那些畏惧权贵,不敢抗争,最后失去自己专利的工匠们并不值得同情。
北境各地学校的扩建计划已经获得一致同意,那么在建立学校的时候,必然要培养出合格的教书先生。
否则教学楼有了,学生也有了,但是没有合格的老师,又有什么用呢。
老师从哪里来?
主要还得依靠府学和州学。
招师通告在每所府学,州学都下发了。
保定府府学。
士子们激烈的争论。
道儒两家的互相揭老底,让双方的颜面无存,最后双方有气无力的罢战,但是争论并没有消失
“北平的模式才是真正的天下大同。”
“可是对粮商又何其不公!”
“如何不公?官府给了补贴和政策。”
“人家自己的生意,凭什么一道政令就拿走了。”
“生意从何而来?是社会给予的。”
“是社会给予了商人们的商业,而不是商人们创造了商业。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行业的兴和衰。”
本地的学子们的争论,不少外地来的学子们也感兴趣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