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页

“合记商行招工啦,来得早去得早,早日安家落户,幸福一生!”

“北平张家商行招工啦,每个月一两的工钱,包吃包住,有志之士快点来呀。”

在各地的县镇乡间。

好多的商行在招工,甚至张德辉都不得不派管事来南方,加入“抢人”的行当。

北平的人力缺口越来越大,虽然有了机器代替人力,但人手问题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巨大。

特别是这两个月。

军工业的直线上升扩张,直接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增速,海量的订单愁的是工厂的成产效率。

生产出来多少就能销售出去多少,愁得是没有人手来扩大生产链。

这都是看见到手的钱,却挣不到手啊。

商人们是最急切的。

煤炭的需求更是几何倍的增加,因为煤炭是工业化的血液,工业化的增长,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煤炭的供应。

商人们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幸福的烦恼,这种滋味让他们欲罢不能,那酸爽实在是无法言语。

原来。

商人们突然发现,战争竟然会是如此美好的事物。

以前北平的发展是火车上的列车的话,今年的北平发展速度仿佛就是开飞机。

“军事的胜利,让商人们心里有了保障,而商业的扩张,让商人们沸腾了起来。”

“优势在我。”

北平报纸上的四个大字,刺激的朱元璋忍不住眯起了眼睛,虽然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但朱元璋不服气啊。

如果让自己年轻二十年,自己必然不会服输的。

北平模式,下面的官员学不来,自己一定能学得来。

这位一个碗发家的老人,充满了信心和战心,可是岁月不饶人,任何英豪在岁月面前都显得无力。

“这句话是对咱说的呀。”

朱元璋失落道。

“炽儿应该是为北平鼓气,终归是大明天下,许多百姓心里还是不安的。”

朱棣苍白的解释着。

心中忍不住暗骂。

“兔崽子。”

“这么用力干什么,真把你皇爷爷逼急了怎么办。”

朱棣不是傻子。

这段时间父皇的布置,虽然嘴上没有言明,但朱棣看得越来越明白了。

到了这种地步,他恨不得朱高炽赶紧消停。

掌管禁军的将领,朱棣一个个都见过了。

无论是耿炳文,还是下面的一批将领,连父皇当年的养子都见过了面。

朱棣心中的底气越来越足,在应天府再也没了心中没底的感觉。

枪杆子到底是枪杆子。

只是大侄子怎么办。

朱允炆可是当了多年的皇太孙,又是大哥的儿子,继承了太子一系的大部分人马。

这也是个不好轻易解决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