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之事就是皇太孙一系的部分人炮制出来的。
人们已经知道,姚广孝就是朱棣在应天府的奔走,为朱棣传送许多机密消息。
这么重要的人物,既然控制到了锦衣卫手中,官员们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有些人联络锦衣卫官员,审问起了姚广孝,想要拿到燕王图谋不轨的证据。
胆子已经大到这个地步,那么再大一点,直接对付燕王也不是不可能。
云从龙,风从虎。
离开了北平的朱棣,就像没有了爪牙的老虎。
“那皇爷爷为何要委任辽东总兵,还派了将领去河南山西诸地。”朱允炆急了。
陕西老秦王死了,二代秦王威望不够。
河南的周王更是一心草药学。
连前番河南卫所入大宁协守都是周世子出面,可见周王府的现状。
因此两地的局势,需要派专门的高级将领去稳固地方。
“圣人的心思,谁也猜不透。”
齐泰拱了拱手。
殿内。
众人安静了下来,皱眉苦思。
朱元璋才是皇帝。
他们的权力来自于皇帝,而他们的影响力虽然大,可以动摇社稷,但又和皇权交织密集。
例如齐泰。
他就是忠君之人。
既忠储君,更忠现君。
“皇太孙是国家储君,储君安国家稳,这是不可动摇的底线,为了天下黎民百姓。”黄子澄正义凛然的说道:“诸公,圣人那边,我等需要齐心协力。”
朱允炆感激的看着黄子澄。
这位师傅对他而言,是他最重要的左膀右臂,正因为对黄子澄的深信不疑,所以朱允炆一切都听黄子澄的。
那些与黄子澄意见不合的官员,都被排挤出了皇太孙一系,最显著的代表就是兵部尚书茹瑺。
而兵部又是不可或缺的部门,所以齐泰在皇太孙一系的地位提升了起来。
比起茹瑺这位原太子系的中坚力量,齐泰此人的资历要弱不少,黄子澄觉得自己能压齐泰一头。
历史上也是如此。
在削藩定策的时候,齐泰力主全力拿下朱棣,而黄子澄要先易后难,先对其他藩王下手。
最后黄子澄压过了齐泰。
结局是几人最后都因痛骂朱棣而死。
当然。
齐泰的提出的那些手腕,例如以防边的名义,把朱棣的亲卫军调离北平,种种措施的确颇有成效,让朱棣被孤立起来,身边无援。
如果不是黄子澄的先易后难的核心方略,既给了朱棣喘口气,又让朱棣获得其余藩王支持的机会,结局很大的可能就改写了。
现在。
齐泰并不认可黄子澄的方法。
他认为应该坚定圣人的心意,只有圣人真正支持皇太孙,才是最好的法子。
而不是自下而上的手腕,不但效率低下,白白浪费了时机。
但是黄子澄的想法获得了朱允炆的认可。
比较起齐泰的想法,朱允炆更喜欢黄子澄的建议。
文华殿激烈的争执,并没有让皇城变化。
皇极殿东阁。
朱元璋在高台上批阅奏疏,朱棣在下方案几上看朱元璋批复过的奏疏。
两个月来。
朱元璋去哪里,朱棣就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