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叔既然没有出事,对我们而言是万幸之事,那么善后就很重要。”
晚上。
朱高炽向葛诚和金忠二人交代。
先生余逢辰已经被关了起来。
既为了避免此人阻碍自己,也不想此人像历史上一样自杀明志,太过打击北平现在的士气。
北平如今的气氛有些微妙,能少一事总归是好些的。
“东三所靠近家庙的一处宫殿已经腾了出来,会专门用来供宁王一家人居住。”
葛诚说道。
“除了限制自由,在饮食生活上要保障宁王叔一家,不能慢待他们,这些都需要留心。”
社会舆论非常的重要。
正是因为朱允炆的削藩之策,让他的王叔自焚而亡,社会舆论逼得朱允炆要求前线军队勿伤朱棣。
可以说是朱允炆妇人之仁,但也可以看到舆论的厉害。
不顾社会舆论的上位者,那么社会风气必然下滑。
社会道德的滑坡。
是国家发展最大的危害。
好事能变成坏事,坏事变成惨事,任何寻常事物都会变得让人无法直视。
正如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国家也如如此。
一个无法聚拢民心的国家,哪怕发展再富裕,也只会是一滩散沙,根本提升不了国力。
第二天上午。
朱高炽带着朱高煦,先去了北平武官军事学堂。
学堂里的朱能,还有部分武官,以及大宁几十位武官,纷纷拜见了朱高炽。
北平武官军事学堂。
有三间教室,一间舆图室,一间武器展览室,一间会议室,一间报纸室。
因为建立的匆忙,是中华重工腾出来的场地。
还有许多设施正在修建中。
未来的规划,以后北平所有的军官都会再次集训,统一军官素质,让新军形成标准化。
跟后世连锁店培训一个道理。
不要求上限,要求下限。
无论是哪处的加盟店,口味都是一致的,这就是标准。
军队也是如此。
“有些人可能会想,是不是王府出于夺权的心思,所以把大家召集起来。”
“这种想法是很浅薄的。”
“在座的将领,多少是王府的亲信。”
“徐理不也是在么。”
朱高炽指了指其中一名军官。
营州中护卫指挥佥事。
掌控宁王护卫的这名将领,虽然不是燕山系将领出身,但却是北平系将领出身。
圈子大了,派系必然复杂。
燕山系是北平系,但是北平系不只是燕山系。
中层将领里,朱能是燕山系的代表人物,徐理则是北平系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