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页

光中华重工厂区,每年向他们支出的此项费用就高达四五万元的粮票。

加上北平数百州县,不算地方上那些众多的小商行,就这六家商行,每年的营收额高达三十万元以上,六家商行提供就业岗位一万五千余人。

“各位久等了,小王爷有请。”

工作人员敲门进入,笑着向众人说道。

几名军官站起身,整理了下自己的仪容,然后跟着工作人员离开,前往朱高炽的办公室。

朱高炽的办公室大而简略,庞大的办公桌后的墙壁上,挂着一副大字。

大字裱起来,框上安装透明的玻璃,上写“中庸”二字。

朱高炽签署了一份文件,看向眼前的几名将领。

“请坐。”

几名将领在软垫椅上坐下。

一会儿,一名工作人员端着茶盘,把几杯热茶摆放在他们身前的案几上。

“关于北平城十二卫司衙门整改之事,我想要听听你们的意见,下面人声音如何。”

朱高炽笑着问道。

改军制可不是简单的事情,涉及到方方面面,必然会有不少人的利益受到损失。

而现在已经洪武二十九年底,不日就是年关。

在如此局面下,朱高炽必须要慎重,不得不考虑卫所将领的军心,但是新军建设又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反对的人很多,但也有不少人支持,新军打出的威风,还是让许多人服气的。”

永清右卫指挥佥事王聪率先说道。

听到这位原燕山中护卫出身将领的表态,朱高炽露出欣慰的笑容,极其满意对方的态度。

几年来把王府亲信将领提拔到重要岗位,已经有了成效。

除了工业化的发展成果,以及新军的胜利,这些大批“自己人”走上前台,控制了北平多数的军权,才是朱高炽改军制的底气。

“只要北平十二卫司衙门顺利改制完,那么其余二十余卫的改制,想必阻力也会小了许多。”

“我知道有些人的想法,但我仍然要说的是,改制并不是为了打压下面的将领,更不是过河拆桥。”

“不管他们信不信,改制是因为北平社会如今的需求。”朱高炽真诚的说道。

“北平最开始是边地,移民人口中军户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工业化发展如今,即将进入第六个年头,出现了真正的人力缺口。”

“为什么要发展新军,就是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减少作战人员以及后勤人员。”

“最终解放卫所的生产力,为北平工业化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支持。”

听完小王爷的解释,通州卫指挥同知,蒙古人火真用粗犷的语气说道:“小王爷不需要说那么多,王府要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倒要看看谁敢不听王府的话,合着有利的事就听王府的,没有利的事就抗拒王府,什么玩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