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君。”徐增寿和气的问道,“此事可有建言?”
几位读书人没有推诿,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应该支持徐辉祖,有的认为应该支持燕王妃。
现在明初的人文风气,和明中期,乃至于明晚期的是不一样的。
简而言之。
现在的文官还没有独占鳌头,霸占朝纲,所以没有那份老子天下第一的自傲。
有言论认为《三国演义》能映射部分明初的社会道德观,罗贯中做过张士诚的谋士。
现在藩王势力和勋贵势力强大,特别是藩王府的存在,藩臣视藩王为君,并不是少数。
在以前的左右相时代,更是巅峰。
所以这些读书人,并没有全部支持皇太孙派系,不少人希望从中获利,得到出头的机会。
徐增寿笑了笑,几位读书人,没有说出令他刮目相看的主意。
打发走了他们,徐增寿去了一趟郭家。
郭英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郭英和徐达是一辈,也就是说算得上徐增寿的长辈,所以用晚辈之礼递交了名帖,约定三日后登门拜访。
郭家的管家回了帖,同意了徐增寿上门之请。
“囡囡要不要嫁给燕王大公子?”一名老者认真的问道。
他哪里叫什么郭英,郭四才是父母跟他取的名字,从小失去家人,现在有了一大家子家人,郭英爱护家人是出了名的。
“小妹害羞呢,不过我看她的心思,还是有些倾慕小王爷的。”孙子郭珍说道。
郭珍是长子郭镇之子,旁边是郭玹,也就是次子郭铭之子,也是郭彩莲的胞兄。
第二百四十三章 听话的孩子有好处
辽东。
燕王从北平带来的军队并不多,从北平带了几千兵马,半路上大宁抽调了几千兵马,然后加上辽东万余兵马,合计才两万余人。
在广宁的营寨。
朱棣拉着十八岁的辽王朱植之手,“想不到会这么简陋,委屈了你,十五弟。”
他的身后,还跟着十七岁的宁王朱权。
青年的朱权,脸上还有些许的稚气,单薄的个子,看上去更显年轻,让人看上去不太放心。
“不委屈,四哥要来辽东,弟弟日盼夜盼,终于盼到了四哥。”辽王朱值显得恭谨。
虽然都是天家子弟,但是实力有云泥之别。
二哥,三个,四哥,三位哥哥出头的最早,实力也是最深的,不光是实力,威望也大。
其次是五哥周王朱橚。
这几位哥哥是马皇后所出,他们这些弟弟们比不了,很早他们就认清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