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诚惊讶的合不拢嘴,小王爷是信口开河吧?
朱棣不敢答应,也舍不得拒绝。
整整思考了三日,才松口答应了朱高炽,并严肃的交代,万万不能流入民间。
……
“钱庄?”张德辉有些恍惚。
钱庄的道理他懂,宋朝还有银行之说,就是不知道小王爷准备采用哪些手段。
“各家可以提供银两放入钱庄,换取钱庄的粮票,也可以用矿场充当抵押,换取钱庄的粮票,那么每次结算可以使用粮票。”
朱高炽不敢把步子迈的太大,所以用的是最保守的手段。
初期的钱庄,存钱还会收管理费,朱高炽不打算收,但也不打算搞出借贷业务。
借贷业务,要等粮票获得商人们的信任后,具备了钱的价值,再来施行此业务,届时借贷自然也是借出粮票。
张德辉已经是北平最大的矿场主,也是中华重工最大的乙方,每年从他的矿场,采购无数的煤矿。
“宗华重工提供的粮票,可以用粮食来兑换,面额两石的粮票,根据当下市场价,可以从钱柜兑换一两银子。”
“这是何意?”张德辉有些不懂了,和他想象中的钱柜不一样。
“南方的商人们,因为开中法,每年运粮食到北境,所以他们可以通过粮食来兑换粮票,用粮票来结算铁道运费。”
“而北平的商人,可以用银两兑换粮票,用粮票来结算铁道运费,或者和中华重工铁厂,焦炭炼制厂的结算。”
张德辉听完,不可思议的说道:“这法子好啊。”
充分结合了南北商品优势,支持了互换的作用,提供了粮票的价值保证,也为商人解决了结算问题。
朱高炽露出得意的笑容。
南方的商人和铁道结算运费,受到大宗白银运输的困扰,直接通过粮食兑换粮票,结算运费,对南方商人百利而无一害,一丝风险也没有。
北方的商人通过银两兑换粮票,既可以结算费用,也可以兑换粮食,同样是百利而无一害。
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四也不行
为了推行粮票,朱高炽开了一次听证会,请了矿场主张德辉,周有容,陈玉,周文,蜂窝煤商会副馆主郭松,以及南方盐商杜松。
会议地点没有在世子府,而是选在中华重工,巨大的厂区,显示了中华重工的实力。
“咱希望诸位能发挥带头的作用。”朱高炽解释了粮票事宜,最后真诚的说道。
众人中,没有人拒绝。
不是因为王府的权势,也不是因为中华重工的财力,而是因为粮票值得。
“粮票对我等有利,断无拒绝的道理。”南方盐商杜松恭敬的笑道,看上去真心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