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页

晋王和燕王的权势,达到了巅峰。

为了办理蓝玉,朱元璋借助了两位儿子的手,而为了万无一失,又加大了两位儿子的实权。

特别是燕王。

北平都司,北平行都司,无论地地盘还是军力,都远超过山西。

而且朱棣能征善战,多次的北征大胜,培养出了大批的军事人才,还有精锐士兵。

随着圣旨抵达北平,朱棣当日就离开了北平城,巡视各省府卫所,抓紧控制兵权。

北平城诸事,朱棣交给了朱高炽。

这是第一次。

世子府暂时成为了北平府的权利中心,十五岁的大公子,是北平城的管理者。

朱高炽把政事交给葛诚,军事交给唐云。

诸事遵守旧例。

并请了两人帮自己把关。

朱高炽已经想起了金忠是谁。

这位从王府的侍卫做起,一步步成为未来大明的工部尚书,兵部尚书。

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国。

为朱棣治理国家、太子朱高炽监国,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朱高炽通过中华重工,已经明白了个道理,作为上位者,需要的不是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而是懂用人的道理。

有金忠这种人才,自然要大用。

“关于北平的政务,咱不是很了解,需要两位先生的帮助,以后政务和军务,请两位先生协助。”

朱高炽笑着说道。

余逢辰是学识之士,通读书籍,为朱棣的伴读,掌管王府的一切文书和典籍,为朱棣出谋划策。

金忠已经是长史府的重要官员。

朱高炽不是不信任葛诚和唐云的能力,但是该防备的还是要防备,有这两人在,葛诚和唐云瞒蔽不了自己。

余逢辰资格最老,哪怕是朱高炽都不敢得罪。

“大公子勿忧,诸事都有前例可循,如果遇到无法决定的事情,可以让王府提供以前的例子。”

等余逢辰说完,金忠才开口说话。

“王爷虽然不在北平,但长史府管事多年,并不容易出错。”

朱高炽明白二人的意思。

政务嘛。

看起来复杂的很,其实也不复杂。

不过他也不会什么都不做,既然北平城到了自己的手上,自然要促进经济。

两手都要抓。

以葛诚为文官之首,以唐云为武官之首,两人各负责文武之事,余逢辰和金忠则为监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