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朱高炽不担心对方是滥竽充数,后世那些个的口上专家。
自从实验归来后,万三开始足不出户,闭门造车。
很快就制成了一根长管子,放入四丈五的水井中,根据真空原理,制造的真空装置获得成功。
但出现了一个怎么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当水抽到三丈高,再也无法继续升高,用尽了能想到的所有方法,也无济于事。”
和朱高炽长久的打交道,消除了敬畏感,万三才深感燕王大公子平易近人。
在自己的手艺上,万三恢复了该有的正常。
朱高炽是嘴遁强者,让他动手就会原形毕露。
不过到底是经历过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很多事情虽然不精,却能说个一二。
在大明朝,谁也能唬得住。
至少身前老匠户万三的眼里,朱高炽就属于鲁班在世,天赋绝顶,老天爷赏饭吃。
可惜。
偏是个贵人。
浪费了好天赋。
不然自己收为关门弟子,岂不是美滋滋。
“这不是真空抽上来的水。”朱高炽仔细看了两眼,肯定的说道:“这水不是真空吸上来的,而是在井底被大气的重量所压迫,进入管道之内。”
朱高炽证明了他的才能。
例如发现了真空的存在,那么他提起新的东西,老匠户万三能接受,只会认为自己不懂而已。
“真空在大气中是无法存在的。”
万三忍着老脸不好意思的求问:“大气是什么?”
“大气就是包围土地上的空气。”
北平的冶铁所,工匠很多,但是被人称为匠头的只有几个。
古人的求知欲是很高的。
为了求知,古人愿意付出生命。
又如圣人所言:“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表明了学无先后,达者为先。
还有不耻下问等等。
真空是新知识,其余的几名匠头不甘人后,不愿意被万三超越,主动的围了上来。
万三撇了撇嘴,也无可奈何,只能任由他们旁听。
“大气就是空气啊。”
空气众人都懂。
道家称之为“空炁”。
苏轼的《龙虎铅汞论》中记载:“方调息时,则漱而烹之,须满口而后嚥。若未满,且留口中,候后次,仍以空气送至丹田,常以意养之。”
不过此时的人们,对空气的概念,还保留在气息,元气,清气等印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