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页

红楼之拖油瓶 八爷党 923 字 7个月前

众人闻言,忍不住的又是一阵哄堂而笑。三姐儿眼见众人已经释怀放心了,便掩了底下的话没往外说。

之所以当众谏言太子殿下放弃为两江官员斡旋说情一事,除了私心的杀猴儆鸡之外。陈珪最想做的只怕是向太子殿下表明自己的光明磊落全无私心。让太子殿下明白自己不但能在暇时哄人开心,照吩咐办事,也可于关键时刻诤言直谏分析利弊出谋划策,以此扩大自己在太子心中的影响力。

这么说,舅舅也是下定了主意要向太子殿下效忠了?

尤三姐儿一想到此事,再思及书中的剧情走向,由不得嘴里发苦,心生酸涩。

目今且不说尤三姐儿如何盘算,只说太子殿下举荐六皇子为钦差大臣彻查两江之事的前因后果已被六皇子悉数得知。

六皇子虽秉性耿直,铁面无私,却并非是鲁钝之人。恰恰相反,六皇子之所以能在从不结交外官,亦不借助于兄弟势力的情况下,只凭一己之力便能在弱冠之年被满朝文武“尊称”一声“铁面阎王”,其聪慧心胸,智谋手段必然不缺。

他只是不喜同人结党营私,同流合污,汲汲营营于一些蝇头苟利罢了。此刻见陈珪竟然吃了雄心豹子胆一般的再一再二的算计他,六皇子不觉好气又好笑,还在暗暗反省自己是不是表现的太好性儿了些,所以才纵容的陈珪胆敢如此算计他。

然六皇子经此一事,也隐隐感觉到,陈珪虽然平日里看着八面玲珑逢人便笑跟个面团儿似的,实则头脑清醒,城府深沉,心智果断。他之所以每每算计自己出头揽事,恐怕也是看穿了自己并不在乎拉拢人心,只想肃清吏治。估计是打着即便自己知道了也不会同他认真计较的主意,况且又自诩是太子殿下跟前儿的红人,有太子关照庇护,有恃无恐罢了。

六皇子想明白了这些,面儿上却不动懂声色。只在私下面见圣上的时候,以陈珪出身户部善于理账且性情圆滑长袖善舞谙熟实务,又是最先向太子殿下提议严惩两江官员为由,向陛下谏言,恳请陛下钦点陈珪为钦差副使,随他同去江南,一为赈济灾民,二为彻查御史弹劾之两江官员勾结河道总督贪墨修河工款二百八十万两之事。

永嘉帝贵为帝王之尊,自然知道儿子身边都有什么人。更何况他对陈珪这人还有些印象,又因着复式记账法、养廉银子和劝谏太子之事,对陈珪感官颇好。

闻听六皇子如此谏言,永嘉帝少不得沉吟一回,只觉陈珪其人性情圆滑,长袖善舞,恰好同六皇子宁折不弯,光风霁月的性子形成互补。这两个人一道儿去江南,倒是有些可取之处。

永嘉帝想到这些,主意已定,御笔一挥,竟是亲拟了封陈珪为钦差副使,与六皇子共赴江南的旨意。又派人传召太子与陈珪,命其即刻入宫觐见。

陈珪不妨自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更不曾想常在河边走,终久湿了鞋。闻听这消息,登时恍如雷劈。只得收拾了心情入宫面圣。

彼时永嘉帝也不过说了些勉励的话,又考校陈珪一回,便让众人退下。

太子殿下也被永嘉帝此举弄得有些措不及手。虽极力劝解,无奈圣心已定,圣旨已下,此事再无回转余地。太子殿下亦无可奈何了。只得在离开大明宫后,向六皇子无奈说道:“六弟倘或是不满孤举荐你去江南,只需明言即可。何必将子璋拖下水。你又不是不知道,如今因他一番谏言,只怕两江官员已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便是留在京中还嫌扎眼,你还让他去江南。”

六皇子闻言便是一笑,向太子拱手说道:“太子殿下尽可放心。陈大人是父皇钦点的钦差御史,又是与我同下江南。就算那些人胆大妄为,也不敢于光天化日之下,做出伤人性命的事来。”

话音未落,六皇子又向陈珪笑眯眯说道:“何况陈大人极力向太子殿下谏言,举荐小王为钦差大臣彻查此事。小王正不知该如何酬谢陈大人这一番成人之美。思来想去,只好向陛下谏言,请陈大人与小王同去。也好成全陈大人一番向民之心。”

陈珪闻言,登时哑然。只能勉强冲六皇子拱了拱手,口内谦辞了几句。

太子殿下见六皇子说的如此冠冕堂皇,也是无可奈何。只得摇了摇头将陈珪带回东宫,勉励了一番,又推心置腹的说了一些陈珪去江南办差,对太子对陈珪本人的好处。“父皇如今显见的是看重你,倘或你与六弟此次下江南,能够妥善解决江南的局面,安抚百姓,赈济灾民,便是一桩大功劳。你回京后,自有一番大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