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页

杵眨巴眨巴眼睛,小心地问:“许国才出这么点兵?不对,赵氏出动的领主武装才有规定的一半,许国出动的兵力才有规定的三分之一……元帅听说去年你一直在拼命扩兵?”

赵武回答:“我就出就这么多——许国的兵力要留下防卫东方,赵氏要留下部分兵力防止通城一带受戎人骚扰。”

杵叹气:“元帅本以为,这次出战,新军能够满编……”

战争打到这份上,各国都在偷偷摸摸增大军队编制,晋国将军队编制扩大到原来的三倍,这样的师称之为“满编师”或“整编师”,如果按周礼规定的标准编制的师,则称之为“标准师”。赵武答应出兵五千人,在赵氏来说:这是两个“标准师”;对晋国来说,这点兵力连一个“整编师”都凑不满。

赵武的人口总量,老是跟不上扩展速度,所以他编录的师旅都是“标准师旅”,他的附庸:许国军队,也一样是标准师编制。赵武刚才说许国出一百辆战车,等于说:许国正式士兵只出动了两千八百人——一个赵氏“标准师”。

“宗主,再添点吧,不管怎么说,这几年赵氏的日子还算过得去啊。如今,连魏氏都出动了五千人,赵氏能不能再多出点兵力……”负有催兵任务的杵继续恳求。

齐策插话:“魏氏出动五千人,但魏氏出动的士兵,不见得个个都是甲士——我赵氏出动的,都是全副武装的甲士啊。”

杵欣然回答:“哦……如果这样,想必原是能满意。”

看到再没异议,赵武回头对师偃下令:“那么颁布征召令吧,宣布家族召集五千甲士……另外,召集六倍数量的辅助兵,出动战车二百乘,备战马八千匹……传令:太原盆地戎人部落出兵一千骑,甲氏盆地狄人部落出兵一千骑,两部落需自备战马与辅兵,以及两个月粮食。但他们所需武器将由家族配给,战马饲料也由家族提供……”

杵站起身来:“赵氏能拿出五千甲士,再添加上戎狄部落两千骑,我的任务也算超额完成了。既然这样,我就先回新田城跟元帅汇报,司徒大人在邯郸也过了冬天,元帅吩咐:大军出发在即,军械粮草调动数目巨大,请司徒大人立即回司徒府,主持联军后勤事务。”

赵武应诺,三日后,他带着全家老小动身回新田。

赵武就职,也意味着晋国的战争机器全力发动了。随即,春天的大路上,国君的使者们风尘仆仆奔走在道路上,响应召集令的晋国武士与辅兵,携带自己的武器、战具,以及六个月的粮草,行色匆匆地前往乡长(民事机构称‘良人’)那里报到,而后在乡长的指挥下,以“卒”为行进单位,前往所属师旅的集结地。

刹那间,战争机器全力发动的晋国,道路上人来人往的,单个行走的武士是没有完成集结的,他们也全副武装起来,走在路上甲衣哗哗,神情凝重。而一队队整编完毕的小分队,则用晋人那种刻版的秩序,默默行进,他们整齐地迈动脚步,大地在他们脚下,向心脏跳动似的有节律呼吸着……

此刻正是春耕,军队、武士来往穿梭,路边耕作的百姓不时停下手中活儿,向路过的军人挥手致意……当然,这是赵氏领地常见的想象。在其他领主的封地,由于那些领主无法像赵氏那样以质量抵数量,他们只得尽量召集领地内的青壮,凑齐规定出兵的兵额,以至于在他们的农田里,几乎没有耕作的人,或者,耕作的都是女人、孩子。

郑国人显然没有想到晋国的反应如此大,看到晋国呼朋唤友的,把所有打手小弟召集齐了,一副决战的模样。郑国人吓坏了,没等晋国大军出发,赶紧派出求援的使者前往楚国,哭诉:“祸事了,祸事了,晋国人疯了,他们竟然全国动员了。

我们郑国可是个小人物啊!原本,晋国老大一旦发怒,随便招来个小弟都够分量,宋、鲁、卫、齐……无论那些属国那个出手,都能跟我们打个势均力敌。但这次,狠毒的晋国人,居然把所有小弟全叫上了……老大,救命啊,楚国在不出手,我们可就要‘餐具’了。”

楚国执政、令尹子囊听了郑国的哭诉,只是微微冷笑,等郑国使者嚎啕完,他上前吩咐:“来人,先安置郑国使者在客馆。贵使,出兵是一件大事,我们楚国一年出了两次兵,这次军队才回来,重新集结也需要点时间,请给我们点时间,贵使不妨在客馆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