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丫头说什么了,逗得两位老人家哈哈大笑?
他想起了她说过的那些故事,贵妃鸡,无锡排骨,护国菜,还有龙凤喜饼……心里有些痒痒,想知道他们此刻又在说些什么。
这么痒了好一会儿,皇帝到底是没忍住,起身又往灶房走。他在门口站定了,定睛瞧着里面的场景。
坐在几只木盆子中间,昭阳举着一只奇形怪状的小粽子哈哈大笑,老婆婆在安慰她:“第一次做,能有这样子已经很不错了。”
“是啊,我第一次做的时候,刚刚把绳子系好,粽子就散架了。”老公公笑得白胡子一抖一抖的。
昭阳一侧头,就看见门外去而复返的皇帝,一身月白长袍在夜色里显得素净又明亮。他的身后是院子里的柚子树,树影幢幢,月色交相,而他面上的神情好似也柔和许多,不再是成日板着脸的帝王。
她居然也敢大着胆子不起身行礼,只坐在小板凳上举着粽子跟他显摆:“公子你看,我多能干呐,头一回包粽子就这么心灵手巧地成功了,您看看,是不是很可爱?”
三角不像三角,歪七竖八捆着细麻绳,东凸一块西凹一团……
皇帝很想笑,再看看她嘴边的两只深深的梨涡,和那面上小狐狸似的得意,言不由衷地点点头:“还成。”
昭阳撇撇嘴:“什么叫还成呐,我这么心灵手巧,自己都被自己吓一跳。”她把一旁空着的小板凳往皇帝跟前一挪,“来,您也坐,既然来都来了,要不干脆也上上手?”
皇帝有些迟疑。
她见他在这里融不进来,百般无趣,也怪可怜的,便好心地拉他坐下来,提议:“要不这样吧,我来包,您来替我系绳子,您觉得怎么样?”
她可够意思了吧,既让他参与进来,又交付这么简单的任务给他,不脏手,不麻烦,天底下当真没有比她更贴心的奴才了——昭阳的脸上明明白白写着这层意思。
二老笑眯眯地望着他,灶房里的油灯暖融融的,将春夜也点缀得温暖明亮。鬼使神差的,皇帝坐在了小板凳上,伸手拿起小碗里的绳子:“那你可得包快些了,若是咱们两个人一起干活,都包不过两位老人家,那可就丢人丢大发了。”
他看着她一边笑一边响亮地答了声“得令”,然后技巧生疏地开始包粽子,那粽子一个比一个丑,歪七竖八不成样子。她好不容易手忙脚乱地把粽子凑过来,示意他可以系绳子了,他也凑近了些,一圈一圈仔细缠好,最后还系了个蝴蝶结。
没想到皇帝还有这么有童心的一面,昭阳扑哧一声笑出来:“我的祖宗哎,您怎么系了个蝴蝶结呐?这绳结合该怎么紧怎么来,您这么着,这粽子也忒容易散架了吧!”
话还没说完呢,那粽叶就自己散开了,糯米掉了一地,白花花的怪可怜。
二老哈哈大笑起来,昭阳也挤眉弄眼的,皇帝面皮薄,脸倏地红了,想拂袖而去,说朕不干了,但到底还是咬牙继续坐了下来,闷声剜了昭阳一眼,表情不大好看。
昭阳也是一下子记起来两人的身份有别,不敢再笑,咳嗽两声,再去捡两片干净粽叶:“第一次系绳子,能系成这样还是挺好的,挺好的……”
融融烛火下,四人各忙各的,影子逶迤一地,在火光里晃晃悠悠,晃晃悠悠。皇帝手中没停,耳边是叽叽喳喳闹腾得跟麻雀似的昭阳,这样的时刻委实奇妙,竟叫他都有些失神。
他何时进过灶房,又何时亲手做过吃食?
老两口包粽子的速度快到叫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只一炷香功夫,剩下的叶子与糯米就用光了。老爷爷把粽子全部入锅,老婆婆在灶台边生火。
“你们俩等等,这一锅很快就能蒸出来,你们尝尝看,带些走。”老婆婆擦擦汗,笑容淳朴热情。
等粽子的时候,她也会与昭阳皇帝聊聊天,问问他们是打什么地方来的。
昭阳脑袋瓜子转得飞快,指指北边:“咱们是从北方来的。”
“来做什么?”
“来探亲。”
老婆婆笑了:“原来是有亲戚住在嘉兴,那这粽子其实也不急于一时,亲戚嘛,时时走动着,哪时若是想吃,不拘让亲戚上门儿时带些就成。”
“这可不成。”昭阳摇头,“那亲戚是我表姐,十来年前就嫁来嘉兴了,我们家门槛低,那家却是高门大户,哪有出嫁女往我们小门小户跑的理?我只盼着她日子过得不错,没受人欺负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