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讨董盟军,胜利会师!阁下便是曹操?

大军师联盟 恒安德佩 3259 字 2022-11-21

司隶,雒阳。

盟军大营。

中军,大帐。

刘辨高坐上首,其下一干诸侯分列两旁。

此刻,帐中端立着三人。

正中间乃是兖州刺史刘岱,此人身长七尺六寸左右,虽然穿一身甲胃, 但眉目略显清秀,面白、短须,带着一丝儒雅气息,俨然是个儒将。

左侧乃是济北相鲍信,此人身高八尺开外,面容刚毅,目若朗星, 傲然立在刘岱身旁,浑身上下有凛然正气激荡,甚得刘辨喜欢。

不过

这二人在刘辨心里,终究不过是配角罢了。

刘辨真正在意的,乃是立在右侧,饱受争议的曹操。

此人的确如历史上记载那般,身高约莫七尺,乃是三人中最矮的一个,面色黢黑,小眼睛炯炯有神,细眉斜插入鬓,不似剑眉般那样刚硬,却给人一种心思深沉的感觉。

刘辨的目光掠过兖州刺史刘岱,落在曹操身上:“阁下便是骁骑校尉曹操?”

曹操神色略微一怔, 似乎没有想到,弘农王开口第一句话,居然是在问自己,而不是官职更高,关系更亲近的汉室宗亲刘岱。

“呃”

略一停顿, 曹操赶忙拱手作揖:“没错, 正是在下。”

刘辨饶有兴致地点点头:“孤听闻,你在汴水伏击胡轸的兵马,诛杀了其先锋大将华雄,还带领着延津方向的盟军,强攻汜水关,对否?”

曹操眼神骤亮,受宠若惊,眼眶刷得红润,隐隐有泪珠在打转:“没想到,殿下竟然知道的如此详细。”

相较于曹操波澜壮阔的后半生,他的前半生则显得简单纯粹,仕途坎坷,饱受打击,却又不改初心,真乃汉末诸侯中的一股清流。

雒阳北部尉时,曹操立志整顿吏治,设五色大棒, 表明严格执法之态, 时值灵帝宠臣蹇硕的叔叔触犯宵禁令, 曹操不惧强权,下令棒死,于是京城震动。

阉宦恨之入骨,但又无可奈何,只能将曹操这个愣头青举荐为顿丘令,明升暗降,调离京城,眼不见则心不烦。

做议郎时,曹操也没有闲着,疯狂上书,针砭时弊,直言不讳,但朝廷积弊已深,岂是小小的议郎能够挽回,屡谏无果后,便不再力谏。

剿灭黄巾后,曹操因功迁济南相,济南官员贪赃枉法,攀附权贵,且当地祭祀之风奢糜,使百姓更加贫困,而历任济南相都是见怪不怪,甘愿同流合污。

但曹操不然!

他出手依然果决狠辣,直接将八位县长就地免职,将祠屋捣毁,高压之下,济南国的风气迅速焕然一新。

然而,曹操的治世手段没有得到赏识,却频频触犯贵戚,因怕累及家族,在调任东郡太守时,曹操心灰意冷,拒绝赴任,辞官回乡,做起了隐士。

在刘辨的眼里,曹操的前半生就是一个不畏权贵,清正廉明,意气风发的青年官员,舞台虽小,却掩盖不了他的能臣风范。

在军师联盟专家的分析中,讨董之战是曹操人生的转折,是他人生的分水岭,从此以后,那个理想主义的青年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个重视现实、讲求利益的现实主义者。

“当然!”

刘辨极其肯定地点点头:“孤虽身在南线鲁阳,但对延津方向的战斗,同样非常关注,曹校尉的表现,孤心知肚明。”

“你与鲍国相起兵之处,足有两万余人,而今却损失过半,总兵力竟不足一万,若非心怀匡扶汉室之念,岂能如此拼命。”

“尔等放心!”

刘辨深吸口气,手放在心口上:“这一切,孤全部都记在心里,今日能在雒阳见到二位,孤倍感荣幸,待讨董结束,孤必有重赏。”

曹操、鲍信感动之至:“此乃臣之本分,岂敢贪功。”

正中端立的刘岱,神色略显尴尬。

明明自己站在主位,乃是三人中官职最高,且是唯一的汉室宗亲。

怎么

弘农王没在第一时间拉拢自己,反而对曹操、鲍信,给予如此高的评价。

我兖州刺史刘岱,便如此入不了您的法眼?

正当刘岱郁闷不已时,刘辨的目光转回刘岱身上:“当然,刘使君身为汉室宗亲,能够全程讨董,亦是国之栋梁。”

刘岱作为兖州刺史,必然会是董卓极力拉拢的对象,虽然刘辨不会给刘岱太多的许诺,但口头上的嘉奖,还是必须要给的。

刘岱闻言,赶忙揖了一揖,冠冕堂皇的话,张口便来:“岱身为汉室宗亲,自当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岂能任由董卓匹夫为祸朝纲。”

呵呵。

真不害臊!

虽然,刘辨厌恶此等言行,但面上依旧保持恭敬:“倘若汉室宗亲中,能多些如卿与陈王者,我大汉天下又何至于此。”

刘岱拱手抱拳,当即铿锵言道:“殿下放心,在下必当效死命,以保我汉家天下,不被董卓贼子窃据。”

这可真是

舌尖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决心表的是铿锵有力,可一到动真格的,总是在虚与委蛇。

刘辨也懒得再跟刘岱废话,摆手示意其安静,旋即扭头瞥向荀或:“文若,命王易准备酒宴,今夜孤要为三位将军接风洗尘。”

荀或揖了一揖,轻声道:“殿下放心,在下已经安排妥当。”

刘辨点点头,愈加喜欢荀或的贴心:“很好!把咱们的粮食拿出来,也让众将士跟着一起喜庆喜庆,盟军胜利会师,乃可喜可贺之事。”

荀或应声:“诺。”

旋即。

躬身退出大帐,命人送粮,款待延津方向将士。

曹操、鲍信等人大喜,各自躬身退出大帐。

呼~~~

出了大帐。

曹操仰面朝天,凝望着落日熔金,心情舒畅:“允诚,瞧见没有?我就说弘农王一定是英明的吧!”

“嗯。”

鲍信点点头,捏着颌下一缕短髯,饶有兴致地道:“弘农王的确与众不同,出乎意料。”

曹操满心欢喜,自信满满:“弘农王能在半年之内,迅速拉起一支队伍,而且连战连捷,凭得岂能是虚名,其必有真才实学。”

鲍信面带微笑,瞥了眼曹操:“孟德,你是不是早料到会如此?”

曹操毫不犹豫地点点头:“没错!弘农王虽身在鲁阳,与我等毫无沟通,但却可以配合得相得益彰,自然时刻在关注延津战局。”

“其以鲁阳战事带动讨董全局,令盟军诸侯甘心全力以赴,如此人物,又岂是易于之辈,弘农王年纪虽小,但才能卓着,令人惊叹。”

“试问:”

言至于此,曹操一脸傲娇地道:“刘岱那点小伎俩,焉能瞒得过弘农王?”

鲍信哂然一笑:“孟德啊,你可真是瞒得我好苦啊!”

“允诚勿怪,曹某非是要刻意隐瞒你,只是这一切皆乃在下推断而已,毫无根据、凭证,岂能随意说与你听。”

“你呀!”

鲍信长出口气,轻声道:“心思未免也太重了。”

曹操澹笑:“不过现在好了,弘农王的确没有令你我失望,此番讨董必然大胜,届时我军可杀入长安,诛杀董卓,待殿下正位回宫,大汉必将迎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