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傅袛教子

五胡明月 骑卷江山 3160 字 2022-11-21

第四十六章:傅袛教子

皇帝的寝宫内

怀帝觉得今天这一天过得实在太恐怖了,要不是几个大臣和护卫拼命保护自己,可能现在已经被那些贱民吃掉了!是真的活生生的吃掉!这洛阳的饥荒已经这么厉害了吗!!!怎么他们连碗粥都喝不到了吗???!!!

怀帝突然发现自己的想法和先皇帝恵帝那个公认的白痴皇帝一样了,这太可怕了,我堂堂司马炽怎么可能和恵帝司马衷一样,哈哈哈,惠帝说的是肉粥,我只是想了想白粥,而且我只是想想,没有说出来!!哈哈哈,我当然比惠帝强上百倍万倍,哈哈哈!!

小内侍看着皇帝一个人脸色阴晴不定的在龙床上大喘气,又突然发疯似的大笑……看来这次不仅出逃没有成功还折了那么多大臣侍卫,对这个皇帝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怀帝在好不容易平复了自己的心情后,终于慢慢睡去,可明天等待他的又将是什么命运呢?

几日后,河阴渡口(今洛阳孟津东北)

傅袛看着面前这个叫魏浚的中年人,心里却是无法平静,这个人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度支校尉,竟然敢带领着附近的几百家流民四处劫掠胡人,还自己跑到河阴的峡石镇守关隘,如今一听到自己前来孟津,马上表示愿意投诚,并且大开关防迎接自己,更准备把自己抢劫胡人得来的谷麦粮食,全部献给皇上……

相对于魏浚的一脸平静,傅袛却是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人,这个人明明是个盗匪,却知道皇帝正在危难之时,洛阳京都因为饥荒窘困不堪,真的不知道是这人太过会投机还是心中确实有着大晋,到底是该杀呢还是该奖励呢?

魏浚可不知道傅袛现在的心思,要是知道的话,早就吓晕了,因为他的脑袋已经在傅袛的心里搬了好多次家了……

傅袛确实很犹豫,这样的人必定是有野心的,若是在盛世这样的人只需要稍加管制就可以成为一方能吏,但是如今天下大乱,这个人要是心存不良,或许又是一个枭雄……

傅袛想到这,快速写了一封手书,脸上只是淡淡的笑了笑,轻轻说道:“魏将军这次前来献粮,皇上必当重奖,你可以带着我的手书通过洛阳城关,速度前往吧,嗯,你可以先看下手书的内容,其中还有我的举荐”。

魏浚见傅袛毫不起疑,还给自己手书以便通关,更同意自己可以先看其内容再出发,这是何等的信任和坦荡啊!

魏浚心里一暖,他本来以为晋朝朝堂上的这些大臣都是些只会清淡的败家子,会阻止自己前往洛阳甚至抢夺自己的粮食自己邀功,要知道自己来的时候自己的侄儿魏该就劝过自己不要亲信晋臣,而自己的确有那么点私心,但内心里也确实希望能为大晋做点什么,而现在的情况也是他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没想到这个叫傅袛的老大人,竟然如此赤诚,不仅没有一点文人对武人天生的鄙夷甚至还推心置腹的对待自己,这真的让魏浚非常感动……

魏浚拱手抱拳对着傅袛再次躬身,然后挥手让让自己的部下推着众多粮车向洛阳开去,临别前,魏浚深深看了一眼眼前这个老人,慢慢转身,走了。

傅袛看着魏浚渐渐远去的身影,深深的吐出一口气,目光也慢慢变得深邃起来。

傅宣,傅畅来到傅袛身前,傅宣不解的问道:“父亲为何如此相信此人,如今洛阳穷困,万一此人是借着送粮之名前去刺杀皇上呢?”

傅畅也跟着说道:“如今天下大乱,即使这人是好意,但我们也不得不防啊,何况如此大的功劳……”

傅袛听到傅宣的话后,只是微笑点了点头,等听到傅畅的话后,却是目光严厉的瞪视傅畅,傅畅心有不服,却欲言又止,目光闪烁不停。

傅袛没有理会小儿子傅畅而是对着大儿子傅宣说道:“世弘能想到这点是心系皇家的,为父很欣慰,世道所言是急功近利之言,你可曾想过,如果杀了此人,会不会寒了天下人的心,别人会说我们傅家一直以来只是欺世盗名之辈,不要说为父这生所有的功绩都会被人不齿,连你爷爷傅嘏(傅介子之后,傅巽之侄。三国时曹魏官员,曾辅助司马师及司马昭兄弟。)的名声都会被你毁了,你也是名门之后,渊源之长且能做那些暴发户,短见之人的行为!”

傅畅听了自己老父的话这才觉得自己确实有点急功近利,略显得肤浅了,但又心道:真的杀了又有谁能知道呢,只要做的干净点,父亲确实是老了……

傅宣看了眼傅畅,并没言语,而是在看周围的地形,好久才开口道:“我看周围的地形很适合藏兵,刚才魏浚走时挥了挥手,左右林间有反光出现,应该是埋伏了兵马以防不备了……”

傅畅听到傅宣的话,才知道自己是真的错了,或者说还有许多要学的,自己实在是太急功近利了,傅畅低下头,向自己的父亲和兄长躬身道歉。

傅袛看到傅宣承认了错误,心下也是微喜,继续说道:“魏浚此人其实不必如此麻烦,大可直接去洛阳,没有必要拜见老夫,即使没有老夫的手书,这些粮食就是通行证啊……”

这下傅宣和傅畅都显得庄重了起来,看来他们还是都小看魏浚这个人了,自己的老父亲确实是老成谋国啊。

两人互视了一眼,心里都有点惭愧,都以为老父亲老了,没想到看问题还是比自己高了很多……

夜晚,孟津小城

傅袛忙了一个白天,船只也没准备出来多少,实在是当地的老百姓死的死,逃难的逃难,有点木头都劈了,几乎没有多少船只留下,现在一时哪里去征集足够的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