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2页

两个人分工明确,吴滨负责收集素材、确定采访对象,而崔耿则是负责将录音形成文字,系统地整理下来。

这些素材,都将成为诠释腾达精神的材料,同时也可以作为裴总处事方式的记录。

“最近裴总的那篇演讲稿似乎在汉东大学的校内论坛上很火,是不是也考虑加到素材里?”崔耿问道。

吴滨考虑片刻,摇了摇头:“先不急。”

“这篇稿子的影响力目前也仅仅是在汉东大学的学生群体中,而且严格来说,这篇稿子只有理论,没有具体的事例,说服力会差很多。”

“最关键的一点,这篇稿子不一定是裴总写的。”

“虽然裴总要写的话,这种稿子肯定是手到擒来,但裴总太忙了,这篇稿子有可能是让辛助理代劳的。”

崔耿想了想:“可是,即使是辛助理代劳,表达的肯定也是裴总的想法,差不多的。”

吴滨想了想:“嗯……也对。总之,可以把这个因素纳入考虑,但必须仔细甄别,毕竟我们要写的东西可是给腾达精神做注的,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据。”

两个人的进展并不快,甚至可以说是很慢。

因为这次是要用一些具体的事例诠释裴总的思想和腾达精神,一定要避免一些模棱两可的解读,一切内容必须有据可查。

比如,李总等人的评价,可以作为一种凭据。

裴总做过的一些具体的事例,也可以作为一种凭据。

这两种凭据结合起来,会更加真实、可信。

但如果仅仅是一篇演讲稿,在没有找到合适的佐证之前,还是不太适合写入这本小册子的。

“该走了。”

吴滨看了看表,他们今天约了对梁轻帆的访谈,差不多也到该出发的时间了。

对于采访的人选,吴滨也是精挑细选。

富晖资本的李总可以看成是裴总商业上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的视角,而梁轻帆则可以看成是刚刚跟裴总合作的其他领域精英的视角。

在所有的部门负责人中,梁轻帆是跟裴总相处时间最短的,这种第一印象,也许能够获得一些启发也说不定。

……

半小时后,吴滨和崔耿来到滨湖小区9号楼。

这里的两栋楼都在紧张地施工中,从外面看,已经有好几年都没人住的楼房显得非常破旧,施工队正在紧张地作业,时不时地传来电钻打孔、砸墙等噪音。

在楼下等了两分钟,头戴安全帽的梁轻帆从楼上下来了。

将安全帽交给现场的一名工人之后,梁轻帆微笑着对吴滨和崔耿说道:“工地太乱了,我们还是去附近的公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