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烽火乱世 第三十节 死里逃生

堤坝的作用是防止洪水漫过河堤,开封这一段黄河河道被泥沙沉淀,抬高了大约四尺,所以人为的在原来堤坝上加修了五六尺高,就成了新河堤,也幸好这几些年没有发生大洪水,还勉强够用。

避无可避,洪水已经近到眼前,卷起三四尺高的浪花打过来。

站在河堤上的罗禹、李秀宁、杨林以及坐在御帐里没有露面的杨广,还有几个军头、两名供奉、十几名亲兵眼下的情况还好,但要救援也无从下手。

有的人,跃马往堤上狂奔,却被眼前陡坡所阻,缓了一下,就被洪峰连人带马卷走,在惨叫声中翻滚着不见了踪影。

李秀宁眼含热泪,想要飞身救援,却被罗禹死死抱住,这种情况,人力是改变不了任何事情的,可能还会搭上自己。

他们所处的堤岸还算是安全,毕竟高出地面五尺,浪还打不了那么高,可要想改变眼下的处境,却也是无能为力。

罗禹猜到会有波折,没想到会是如此的大风大浪,现在浮桥被压断了,南北两边可望不可及,过到南边的部分东征军想下河游过来救架,刚跳到黄河里就被水带着往下游冲去,根本靠不了岸。

靠别人来救是奢望了,现在只能自救,罗禹脑子里想着各种办法,都不能解决当下的危机,斜眼看过,杨广还是躲在御帐里,没有出来过,杨林也只是看着右侧被水冲走的骑兵没动弹。

正在这时,上游不远传来“轰隆隆”几声闷响,直震得地面摇晃,河水见波,过了一会后右边平原的河水越来越小,左边河道里的水正在猛涨,应该是缺口被堵上了。

一柱香的功夫,上游已不再有水冲下来,眼前所见,入目皆是泛黄的水面,上面还飘着各式各样的东西,当然最多的还是尸体。

战马的尸体、军士的尸体、各种家禽的尸体……

所有一切都随波逐流,被渐渐消退下去的洪流带着飘向远方,没有了踪迹。

罗禹熟悉那爆炸声,难道是特战队来了?此次南下,只带了四名一代队员,除留在晋城六名一代队员外,其他的都以四人一组在各地搜集情报,也不知道这来的是哪几组。

左侧终于有了动静,三架八牛驽并排放在堤岸上,儿臂粗的弩箭已装好,校尉调试好角度后就一锤打在开关上,那支弩箭带着一条绳子就直射过来。

杨广御帐旁边的供奉瞅准时机,纵身一跃而起,刚好抓住那长箭,双脚在堤岸边上一借力,就带着绳子回到了杨广身边。

这时候,一艘没有挂帆的独桅大船从上游疾速而下,待快到绳子下方时船尾抛下三只大铁锚,每只铁锚上都连着粗大的铁链,应该是想停在黄河中间,好接应杨广一行人。

黄河泥沙打底,加上水流又刚刚增大,抛锚停船的难度增加,只见铁链飞速的往下拉,直到铁锚触底才停下,然后随着船身的移动又开始绷直……

罗禹看着张扬在船上指挥着另四名队员正在努力调整船身角度,另一支弩箭又带着绳子疾射过来,被另一个供奉接住。

北岸的水已经退得差不多了,放眼望去,黄沙满地,树倒房塌,毫无生机……

征东军两三万人马和右武军的三万人马都不见了踪影,这场人为的大水灾冲走了大隋为数不多的军事力量,也让罗禹跟李秀宁心血变成泡影。

上游的水又下来了,被炸塌的地方应该又被人为的掘开,不过这次的洪流小了许多,隐约中还有战船随水直冲过来。

黄河河道里的水流小了许多,船身终于稳定下来,那两名供奉早将绳子绑在了浮桥的基座上,跟南边连在一起,想要直接过到南边是不可能的,绳索中间是往下垂的,刚好落到那艘大船上。

后面的喊杀声已隐隐传来,顾不得那么多了,再不从绳子上索降过去,小命都交待在这里了。

罗禹伸身解下腰带,把有点昏厥的李秀宁跟自己紧紧绑在一起,又把她长枪拿过来,对身边的军头和特战队员说:“按我的方法滑过去,记住,用带子绑住手和滑杆。”

杨广和杨林早就在供奉们的帮助下滑了过去,他们到船上方时离船身就只一尺高了,双手一松开长枪,就落在船上,被另外的人拉到一边,防止后面来的人撞上。

罗禹没有那么好运,刚搭上绳子,船身就左摇右摆起来,那根桅杆刚好停在了绳子经过之处,他们两个人滑过去肯定得撞在桅杆上。

顾不了那么多了,罗禹一咬牙,奋力纵身一跃,铁枪顺着粗绳就飞速的滑落下去,快到桅杆前面之时,转了一下身子,背重重的靠在了粗大的桅杆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