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彪管理的商铺已经做大了。
蜂窝煤一个冬天就赚了八千两白银,还获得了极佳的口碑。
现在倒春寒,依旧排大长队抢购,孟彪稍微找一批托混入其中,闲聊中诱导言论,就把东林的争斗添油加醋,说得比以往党争还厉害。
钟表虽然赚钱没那么快,但订购的都是京城的勋贵和富商,通过这些人脉,也把东林的争斗说得夸张许多。
勋贵富商与这个时期的东林党,还算不上关系友好,所以这些不利于东林的流言,一下子就传开了。
孟彪感叹不愧是王兄弟,提前几个月就把计划布置好了,现在东林竟敢抨击川军,真是不知好歹。
他发动舆论的动力非常澎湃,东林那帮人又忙着朝堂上奏章,京城的舆论他们哪里管的过来。
不过,东林党两大军师汪文言和黄尊素到了情况。
汪文言又从秉笔太监王安处得到消息,说是天启皇帝想要立刻调熊廷弼复出,被他赶紧劝住了。如果要保住袁应泰,还要再多出些力。
他们还不知道袁应泰撤退,以及"失踪"的消息,尤其是王安这个大太监,脑回路还停留在抱住袁应泰,不让熊廷弼回来的思路上呢。
这一切都是魏忠贤有意诱导,天启皇帝配合,演了一场戏,让王安着急给东林党传信。
登基已经半年的朱由校,虽然才16岁,但不是那个被人抢走的小皇帝了,而是已经充分意识到东林党、王安的威胁,准备反击的帝王了。
东林党还始终与秉笔太监王安勾结,在内廷布置了人手。
虽然早在父亲还是东宫太子时,王安就和东林党的汪文言紧密合作,但自己登基之后,他们的操作还是实在突破了底线。
天启的举止言行均在王安的监督控制之下,消息直接通过他的心腹传递给汪文言。
本来天启以为东林党人才济济、众正盈朝,信誓旦旦满嘴正义的文人能有一凡作为,可近一年来他们把皇爷爷万历留下的家底掏空了。
辽东损兵折将不说,连沉阳丢了。袁应泰坐镇的辽东第一大城辽阳很快就要丢了,消息还没到,估计现在也丢了。
天启帝发现,东林党君子是争论辩论大师,还以道德制高点标榜自身,却难以做成一些实事。
原来的辽东经略熊廷弼被东林党伙同浙党拿下了,东林党安排自己的人手袁应泰作了辽东经略。
袁应泰经营辽东一年时间,花费了近800万两白银,不仅没有把建奴打败,还把沉阳振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