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司马铭有些后悔。
如果是大半年前,有人告诉他。
杨辰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自然嗤之以鼻。
大晋朝堂上的兖兖诸公,人才如过江之鲤。
何时差过一个年不过二十的小太监了?
可杨辰随同娘子军自北境回来。
层出不穷的本事,看得所有人眼花缭乱。
他当着满朝文武之面,以超卓文采,击败大理公主段雁风。
他以犀利的口才,非同寻常的机敏,力压西域使者。
直到他折腾出玻璃来,更是了不得。
气势汹汹的西域百国联盟,就差点被他一手瓦解了。
交好大理公主,以玻璃生意换和平。
完全改变了两国的敌对态势。
凡此种种,杨辰做到了连满朝文武都做不到的。
那时候,皇帝就动过心思。
想把这小子调到御前听用。
但是,局势发展太快,令他反应不及。
迫于某些压力,司马铭也不得不妥协。
大闺女封建崔各庄,筹建飞燕城,练兵协防京城。
他怎么好意思再跟司马飞燕抢人?
你指望一个十七岁的小丫头。
带着跟她年岁差不多的娘子军姑娘们。
去管理一座城?
去训练数量高达五万的军队?
要是没有杨辰辅助。
皇帝只会认为大闺女胡闹,他也绝不会答应。
其实,他也没指望杨辰和大闺女能折腾出多了不得的实力来。
京城大战时。
拥有五万兵力的飞燕城据城而守。
能牵制一部分辽军。
分担一下京城压力,就很了不起了。
后来发生的事情,却令他和满朝文武大跌眼球。
飞燕军骑兵居然敢跟辽人野战?
一战滑州,竟然大获全胜了?
好吧,不少人开始寻找各种理由。
无非不过是杨辰运气好。
四千重骑,面对两万辽军轻骑。
人家到死都没认出来,还分成两、三批添油送死。
这个仗,换成朝廷新练的重骑去,也能赢。
司马铭综合各种情报,最终也不得不承认这个说法。
但杨辰胆大心细,临阵不乱,也算大将之材吧?
这一点,无论皇帝和很多重臣,都得承认。
更不用说,他折腾出的那些练兵之法。
确实让司马铭耳目一新。
如果当时他的态度强硬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