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看了看郭嘉,心中不由得佩服之至。郭奉孝用计直指人心,从来都是针对人性的弱点下手。这些年因为张辽而使得曹军战斗力强悍,无须谋士过多使用计谋便能够战胜敌人,这也使得郭嘉、贾诩等顶尖的谋士并未完全展示出自己的能力。然而即便是沉默,这些谋士依旧还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郭嘉便用自己的行动向张辽做出了证明。
第469章 路上闲话!
建安十一年一月七日,张辽与返回并州的曹洪一同踏上了前往并州的道路。与他们同行的还有一位显贵——曹操的长子曹昂。
曹昂此行也是曹操之意,如今的曹操已经明显是在培养自己的接班人了,由于曹操的夫人众多,膝下如今已有25个儿子和2个女儿,只不过25子中有8人早薨,活着的不过17子,其中就有那个被后世传为神童的曹冲。但是从年龄和经验而言,曹昂绝对处于优势,能于其相争者也就是曹丕、曹彰、曹植这三个年龄最大的小子。即便曹操此时已经最疼爱曹冲了,也不能改变曹昂的优势地位。所以任何能让曹昂增长见识,增加执政经验的机会曹操都不会放过,也就有了曹昂的并州之行。
对曹操的决定张辽与曹洪丝毫没有反对的意思,且不说他们二人与曹昂的关系极好,就是从二人各自的利益而言,他们也不会拒绝曹昂同行。
要整编军队,改革军制,钱粮上绝对不能大意,张辽的家族如今也就是在雁门称雄,估计存粮也不会太多,倒是太原的几个世家的态度才是关键。若是太原的世家忧心为难,那曹昂夫人的家族便是张辽、曹洪的后备力量。中山甄家可是冀州有名的富豪,同时也是冀州最大的粮商。有了甄家帮忙,再加上军队保驾,并州军整编的物质保障便没有了后顾之忧。同时曹洪与张家也能和甄家在商业上形成联盟,从而获取各自的利益。
“姑丈,昂至今未明白,为何同样的训练,同样的装备,幽州军在姑丈的改制之后便能发挥出更加强大的战斗力?难道这就是姑丈在青州进行改制时提及的恢复战国的武士阶层,而使将士们感受到尊重所带来的结果?”在路上,曹昂便已经按耐不住的向张辽提问了。
因为张辽与曹昂的家眷如今尚未启程,曹清会在十五日之后出发,而甄宓也将随着这个姑姑同行。张辽他们一行全是汉子,纵马奔驰的速度绝对不慢。只不过迎着问说话,让曹昂有点难受。
张辽见状,将战马的速度降了下来,初春的天气也并不暖和,他可不想让曹昂因为冷风灌多了而导致伤风。
“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张辽没有正面回答,他现在越来越喜欢从侧面迂回的方式让别人自己领悟问题的答案。对曹昂这个他一直致力于施加影响的重要人物,张辽同样也不例外。
张辽的问题让曹昂愕然,就连另一边的曹洪也一脸的茫然。不过张辽问出这个问题显然也没有打算让他们回答,自己就自顾自的接着说了下去。
“活着首先是生存,若是不能够生存,那么其他的一切都没有意义。于是我无论是在青州也好,幽州也罢,每到一处首先是恢复当地的秩序和农业生产……”
张辽说到这里,曹昂已经明白张辽是在教导自己了,顿时将思索问题的心思收回,仔细的听张辽说话。
“……所以你们也都看到了,青州的整编和幽州的军改实际上都是在我到任后一到两年才开始实施。当解决的生存的问题,接下去又是什么?人活着,当生存不再是主要问题后,那如何实现个人的价值就成为了人的主要问题。而个人价值的标准却是不同……”
张辽自己在那里说着,可是心里却也在嘀咕:这问题似乎是个哲学命题哦!好像一直到后世也是众说纷纭的,什么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享受等等,百样人就有百种答案,不过单就尊重他人这一命题,张辽却认为《史记·刺客列传》中的一段话最为精辟。
“……司马公在其煌煌巨作《史记·刺客列传》中曾记录了豫让的一段话: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于是便有了如今的‘君已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君;君以众人待我,我以众人报君’这样的话。这与孟子的‘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意思差不多,只不过针对的阶层不同。但是他们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上位者只有给予了下属足够的尊重,下属便会回报给上位者足够的成绩。我在军中设立军衔,建立士官制度,这便给了原本没有什么地位的士兵以足够的尊重,同时也给了他们一条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道路。他们可以用他们的战功来换取地位的提高、生活的改善,并可以惠及家人、后代。于是临战时,幽州军将士从心态而言便胜出别人一筹,大战之中,军心战意可是极为关键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