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君权到邓肯,英国人在13年间都是在用吨位解决军舰性能的问题;直到1902年的时候,他们才总算是勉强开了窍。英国于1902年开工的敏捷级二等战列舰,设计排水量11800吨,装备了4门254毫米主炮和14门190毫米副炮;尽管航速和装甲仍旧乏善可陈,但比起之前开工的战舰,敏捷在火力上完全上了一个档次,总算是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在整个前无畏时代里,英国在战舰设计上一直都是不尽如人意,只不过由于皇家海军的战舰实在太多,海军官兵的素质也是极为优秀,在这耀眼光芒的辉照之下,人们根本注意不到其中的阴暗罢了。当时全世界有意染指海洋的国家,几乎都在向光芒万丈的皇家海军看齐;而意大利海军则如同锦衣夜行,空有好船而根本没有人关注,真是悲剧中的悲剧。

历史上,在英国人的悉心教导之下,日本装巡舰队规模初显,不过性能就只能说是一般了。之后日本海军订购的那5艘装巡,基本上和第一条船都差不多:其排水量在9300吨到9750吨不等,航速在20节到215节之间,都装备4门203毫米主炮和12—14门152毫米副炮。而清英给毛子的这份设计,足足装备了8门210毫米主炮,并且她还拥有更胜加里波第的大面积舷侧装甲。只要毛国水兵不是刚服役的新手,单对单扫灭这些带有英国血统家伙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除此之外,清英选择这份设计的原因,还有另外一层考虑,那就是尽量避免因此而引发的海军蝴蝶效应。

历史上各国真正开始在装甲巡洋舰上暴兵,还要等到1898年之后;而现在1895年才刚过了一半,装甲巡洋舰这个舰种方兴未艾,列强都在探究她的发展方向,基本没有人第一个尝螃蟹。就算有建造的,也都只是在做着小心的尝试。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有一个性能均衡的模板出现,各国都会争相效仿,至少也要以此为鉴。如果德国骤然就给毛子卖一艘排水量超过14000吨,装备8门240毫米主炮的超级装巡的话,那么英法美等国在之后所建造的装巡,定然不再是历史上的那个模样。而清英最大的优势,就是他对之后历史的发展有着其他人所不具备的了解和熟知;一旦未来茫然一片,对他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此外,装甲巡洋舰体型的增大,甚至有可能让战列巡洋舰提前问世,而现在正是英国海军疯狂暴兵的极盛时期;如果让英国在前无畏时代,就大量建造能在一战时期有效使用的战巡的话,那么对于公海舰队而言,双方可用的主力舰数量比,就会比历史上还要悬殊了!

这一份方案,就几乎能有效解决上述所有的问题。210毫米口径的主炮,和史实各国装甲巡洋舰大量装备的203毫米主炮属于同一级别,这一点由于标准不同而造成的小小差异,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此外,虽然这个方案的210毫米主炮数量多了点,达到了8门,是史实4门主炮的2倍,但其副炮数量也相应减少了:她只装备了8门150毫米副炮,而史实那一票装巡则拥有12—14门同等级别的6英寸炮群;整体而言,其火力提升仍在可接受的范围。毕竟她的吨位比史实的装巡大了1000吨。她真正强的地方是她的装甲,35米高的150毫米硬化装甲覆盖了水线65的长度,在硬被帽技术尚不成熟的日俄战争时期甚至可以弹开战列舰所发射的305毫米重弹;除此之外,主装上面还有一道厚达100毫米的大面积上装甲,使得这艘战舰的整个干舷部位几乎都能免疫8英寸炮弹。而装甲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地方。清英有近乎10成的把握下定论,单凭她的出世,几乎不会对史实的装巡发展造成任何偏移性的冲击。

……

计议已定,清英便收下了这份材料,拜别拉斯特尔老头之后,便乘车返回冬宫而去。由于有了任务在身,清英便不能再像前几日那般悠闲,回到冬宫之后,他一头扎进了自己的房间里,仔细的考虑着该如何才能说动毛子向德国购买军舰,从毛子的手里榨出钱来。面对桑妮娅的挑衅嬉闹,清英都没有向往常一样做气急败坏状,而是自顾自的凝神思索,只留下桑妮娅一脸迷茫与疑惑的神情。

考虑了几个小时之后,清英还是决定以尼古拉二世为突破口。虽然这个皇帝不像威廉二世那样精通海军,但他毕竟是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如果能说服他的话,这件事情基本上就能够得到确定。此外,尼古拉二世还是自己的便宜蜀黍,有了这层关系在,话也要好说许多。如果清英直接去找那个统筹毛国海军造舰的xx的话,一则双方未曾谋面,二则清英年龄实在有些偏小,对方怎么可能会和他这只还不到13岁的异国正太认真的谈论?

不过,尼古拉二世事务繁忙,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呆在冬宫,要想找到他并约好时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清英思来想去,最后无奈的发现,自己要想和尼古拉再度会面,还得通过桑妮娅这只少女来着手。为此,清英少不得又是一阵软语央求,在付出了卖身3天陪她逛街玩游乐场的惨痛代价之后,终于哄得这只少女心花怒放,答应这件事情包在她身上。虽然桑妮娅是稍微暴力了一点,但其办事效率还是很令人称道的,也不知她用了什么办法,居然就让皇村里的尼古拉提前返回了冬宫,在次日晚间便与清英相会了。

第59章 前奏

月影疏淡,群星璀璨,冬宫的一处偏殿内,灯火辉煌,清英和高瘦英挺的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相对而坐。听得清英的一番开场白之后,尼古拉脸上的随意之色徐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逐渐沉静下来的凝肃神情。

正如这只少年所言。

俄罗斯幅员辽阔,横跨欧亚,西起波罗的海,东临白令海峡,当金城千里的符拉迪沃斯克已经进入无边的黑夜,辉煌壮丽的圣彼得堡才开始亮起炫目的朝霞。自彼得大帝御极以来,历任沙皇统治下的俄国都是一头凶狠残暴的双头鹰隼,一头狼顾西欧,一头虎视东亚。

1855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即位,俄国这头双头鹰隼关注的位置开始悄然发生了变化。之前100年的时间里,俄国的战略重心一直都在欧洲,然而那段时间的欧洲先后出了弗雷德里希二世(即腓特烈大帝)和拿破仑这两位天才般的军事家;前者和俄国大战了7年时间,后者更是一锅端了俄国老家,差点把他们打得灭种亡国!对欧洲事务涉及过多的俄国非但没有取得预想之中的土地和财富,反而弄得国力大损,这笔买卖实在是亏本透顶,使得俄国统治阶层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他们的国策。当是时,俄国又刚刚在克里米亚战役中大败于英法;其败得之惨,从战后甚至要靠向美国出售阿拉斯加所得的那区区720万美元来度过财政危局便可见一斑。经此一役,俄国权贵官僚对染指欧洲的失望已至顶点,他们迫切需要找到一片新的扩张天地,来弥补在欧洲所遭受到的巨大损失。

几年之后,英法两国开始攻打远东的清国,这顿时就吸引了急于扩张领土、并转嫁国内矛盾的俄国统治阶层的眼球。经过一番趁火打劫勒索讹诈,俄国不费吹灰之力,竟然就从那个腐朽的卖国政权手中获得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土。如此结果,让亚历山大二世兴奋的浑身发抖;仅仅是一次军事讹诈,就能取得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华丽战果;那如果是直接赤膊上阵的话,又该获得怎样丰厚的收获?大喜过望的亚历山大二世如同发现了一块遍地黄金的新大陆。此后的四十年时间里,俄国的战略重心开始悄然东移,将清国的整个东北都看做是自己未来的版图,绝不容许外人染指。继任者亚历山大三世和尼古拉二世,也都在先帝规划好的宽阔道路上策马疾驰。有鉴于此,尼古拉才对日本妄图占领辽东的行径勃然大怒,拉着法德两国组成了令英国都为之忌惮的豪华阵容,以战争相威胁,强迫日本退出了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