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如箭,字字诛心。
望着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蔫了的大清帝师兼户部尚书,光绪苦笑一声,正欲安慰愤青老师几句,心中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不由的开口道:“翁师傅,德国人派一艘兵船来访是何用意?他们有无调停这场迫在眉睫的战事的可能性?”
关于这一点,翁师傅下去也是做了一番准备的,迟疑片刻后,徐徐道:“德国人此番来访,其最终目的应该是向我大清推销装备来了。自光绪14年北洋水师成军以来,就没有再向德夷购进片板,仅仅是日常弹药的购入显然无法满足德夷的胃口。因此这番他们把本国最好的战舰派过来,就是为了趁现在这个时候,让我们眼见为实,好出钱买船而已。如果德夷真想调停的话,就会派一支舰队,而不是1艘兵船过来了!”
光绪痛苦的揉了揉太阳穴,原本就显的有些苍白的容颜又少了几分血色,有气无力的道:“这帮德国人真是想多了,朕手里穷的叮当响,哪还有钱买他们的兵舰?当下,太后的生辰才是我大清国的头等大事,户部需要优先保证供给,不可让太后的生辰庆典出现半分差池。让李合肥无论如何稳住日本人,等太后生辰一过,再找他们算账。”
翁同龢心中雪亮,日本在这个大清最虚弱的时候大肆挑衅,早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怎么可能再退回去?不过他并没有在光绪面前点破。能借这个机会打击一下李鸿章,又何乐而不为呢?
“对了,还有那个德国皇子。”光绪端起桌上的玉质水杯喝了一口,道,“就算德国无意介入大清与日本的争端,但我们还是可以以他为突破口,促进大清与德国的关系,以震慑宵小,那可是在正面战场完胜法兰西的国度!具体该采用什么办法,翁师傅应该比朕更清楚吧?”
“老臣明白,陛下尽管放心。这种事情李合肥最为在行,不妨就让他去办吧。”翁同龢点头答道,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
第18章 舰至威海卫
经过十二个星期的漫长航行,德国战列舰“勃兰登堡”号终于抵达清帝国北洋舰队锚地,山东威海卫港。
时正清晨,渤海海面上薄雾弥漫,天高云淡,几只雪白的海鸟展翅清啼,在苍穹中划过一道道轻盈曼妙的曲线。沧海中碧波轻摇,在晨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粼粼的微光。
清英站在船头,衣袂翻舞,望着不远处那片古老而沧桑的大地,心潮汹涌。前世今生已去三载,他再也没有踏上这片生养他的故土,除了在那魂牵梦萦的幻境中。这一刻,在大海上近3月所受的苦难与折磨,已化作凉爽滋润的清泉,丝丝缕缕,流淌心头。
“再有半个小时就会进入清国海军的基地,殿下,请准备下船吧。”一袭深蓝色海军服饰的克劳德上校舰长从司令塔中走了出来,帽顶的黑色鹰徽直欲展翅高飞。见这位老水手走上前甲板,周围的年轻水兵们无一不流露出艳羡和憧憬的神情。
清英点了点头,转过身来,正欲对面前这位古板严谨的中年人客套几句,耳中突然响起一阵震耳欲聋的风吼雷鸣;他急忙捂住双耳,循声望去,只见这艘满载排水量超过12000吨的大型战列舰的汽笛不知何时已经开始破风长吟,炽烈蒸汽直冲出近10米远,如素虹斜架,纷雨光灿!
大约过了半分钟,汽笛喷出的炙火炎风终于趋于缓和。清英心有余悸的放下了双手,盯着克劳德,面无表情,目光灼灼。克劳德耸了耸肩,微笑道:“圆形锅炉就是这幅德行,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会积累大量乏汽,我们从印度加煤出发后就再也没有补给过,算下来也有2000多海里的航程了。”
“还好帝国海军下一级主力舰将全部配备水管锅炉!”清英在心中嘀咕着白了克劳德一眼。作为德意志海军走向大洋的第一级主力舰,勃兰登堡级其实算不得很成功:虽然划时代的在舰体中轴线上布置了3座双联装283毫米主炮塔,但中间的主炮却只有35倍径,较之首尾的40倍径主炮偏短,在设计之时就没有考虑统一弹道共同射击的情况。由于舯部的主炮占据了大量的重量和空间,勃兰登堡级只有8门105毫米副炮和8门88毫米速射炮,用来对付鱼雷艇尚可,打击巡洋舰乏力。
“不管怎样,勃兰登堡号在远东,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第一流的战争兵器!”克劳德似是看出了清英的腹诽,忍不住补充了一句,“清国最大的2艘铁甲舰,还是伏尔铿船厂在11年前为他们建造的,最大排水量不过8000吨,航速不过15节,25倍径的短管炮射程也不远……”他目光一亮,似是看到了什么,右手戟指清英身后,道:“吶,殿下你看,就是那两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