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页

成廉作为晋阳城外受伏兵败而阵亡的并州大将之一,与高顺、张辽等人关系也很融洽。是以即便知道战败乃兵家常事,也会迁怒于沮授。

成廉的坟头就在小山顶部,同样是刚建不就的坟包,墓碑上的字迹一点也没被风化。沮授这时突然走上前,看着这位并州大将的墓碑,不禁想起那日的情景。

若不是成廉拼死相护,吕布就不可能逃出自己设下的埋伏。吕布若死,或被生擒,这并州应该早已是自家主公的了。

这么一位扭转局面的大将,沮授心底悲切的同时,也十分敬重。是以早默哀片刻后,沮授自己开口道:“动手吧,能死于成廉将军墓前,授也不枉此生了!”

高顺脸上闪过一抹异色,不过这时候也由不得他不动手,右手握上刀柄,就要将刚刚才染血归鞘的利刃抽出。

甄尧愿意跟着来看这砍头事件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沮授。作为大汉最顶尖的谋士之一,甄尧不希望他这么早就退出历史舞台。同样,能将这么一位大才收入帐下,那受益绝非几座城池几亩地可以比肩的。

看到高顺要动手,这时候再不动作的话,恐怕就救不下人了。跨步上前,将高顺的右手握下,并让他将刀刃缓缓归鞘:“这一刀,就让尧来替将军,也算尧对成廉将军的些许祭慰。”

高顺没有阻拦甄尧,撤退一小步,算是同意了甄尧的做法。甄尧面色凝重的看向沮授,开口道:“得罪了!”话音落下,拔出腰间利剑,在沮授脑袋上走了一遭。

不过奇怪的是,这一剑似乎斩空了,沮授的脑袋依旧好好的,连半点伤痕都没有。就在众人以为甄尧失手时,沮授脑袋上盘着黑发蓬松散开,并随之飘落。

“尧以为,沮先生之过,以发代首,便够了。”清晰的话语传入在场每个人耳边,让众人明白,他不是失手了,而是早就有此打算。

“沮授设计害死成廉,致使主公重伤,就连军中将士亦有上万人丧命。”赵云等人不会对甄尧做出的决定有所迟疑,张辽也不是好杀之人,只有高顺怒声道:“如此,州牧也以为他不该死?难道我并州儿郎该死不成!”

对于沮授临死仍不低头的行为,高顺表示赞赏,但他绝不会因为这点‘赞赏’就不杀他。就像沮授在站在成廉墓碑前,也不后悔当日所设的埋伏一样。

“行军打仗,岂有不败之理?”甄尧说出这话时,一点也不脸红,因为他就凭借着先知先觉,很少在战场上吃过亏。“沮授设下伏兵,并非针对并州的某一人,而是为了整个战局。”

“身为谋士,在战场出谋划策,是他们的职责。如逢纪那般,也只是行迹恶劣罢了。逢纪为人奸诈,看风使舵毫无骨气可言,叔循杀之泄愤尧并不阻拦。”

“可沮授先生一身傲骨,临死不惧,甚至为成廉将军哀悼。如此谋士?难道不能留其性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如今沮先生以发代颅,孝道已然不全,如此恶惩还不够?叔循如今代理并州一干大小事务,万事当有分寸。此乃尧心中肺腑,听与不听,皆看叔循一念之间。”说罢,甄尧将手中利剑倒提,送至高顺面前。

高顺终究没有接过甄尧的宝剑,闭目转向,再次睁开双眼时,在沮授的后背开口道:“今日若非州牧如此说,顺定不会饶你性命。”说罢摆袖离开,向下山小道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