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停下脚步,看看李玮和朱穆,平静地说道:“没有,我没有这个本事,你们也没有这个能力,北疆更没有这个实力,所以,我才需要长公主府,需要崔烈、张温、马日磾这些大汉肱股之臣的帮助,我们只有上下齐心,群策群力,才能完成先帝的重托,才能拱卫和振兴我大汉社稷。”
“你们和我在一起很长时间了,我是什么人,我是怎么想的,你们应该很清楚。”李弘望着案几上的一堆文卷,轻轻叹道,“先帝遗诏是怎么写的?我怎能辜负先帝对我的信任和重托?如果不能完成先帝的遗命,我又有什么面目去见先帝于九泉之下?做人也好,为人臣子也好,首要是忠义,如果我连忠义都做不好,我还是人吗?你们还愿意帮助我吗?不会的,没有人愿意成为我大汉的叛逆,背下世世代代的骂名。”
“或许天子不能理解我拱卫和拯救社稷的办法,或许朝中的大臣们也视我为大汉最大的祸患,但我扪心自问,我没有做错什么。”李弘走到李玮和朱穆身边,搂住两人的肩膀,缓缓向大帐外走去,“我和你们一样,都坚信我们有能力挽救和振兴社稷,但我们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更多的力量。”
“天子在晋阳设长平公主府,又派七位老臣来辅佐公主,天下人会因此相信我李弘是绝对忠于天子、忠于大汉的,这对北疆、对我本人而言,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比如现在我们到冀州买粮食,虽然出钱的是我们骠骑大将军府,但出面的却是大汉的长公主,试问韩馥还敢推三阻四吗?试问冀州的门阀们还敢出口拒绝吗?此时袁绍也好,袁术也好,韩馥、刘岱也好,面对长公主的时候,他们将做何选择?是不是干脆连长公主都拒绝承认,说她不是先帝所出?”
“没有人敢说这话。袁绍虽然敢杀四位朝廷大臣,但他却不敢不承认长公主。长公主还小,目前没有什么威仪,但她背后是我李弘,是我北疆十几万大军,有我们站在她背后,谁敢说个‘不’字?长公主的背后还有崔烈、张温、马日磾、袁滂、陈纪、蔡邕、丁宫七位老臣,这七个人放眼天下,除了天子,谁能惹得起?凭袁绍那点本事,他一个都惹不起。”
“长公主府中的七位老臣,张温、丁宫、袁滂都是我过去的上官,蔡邕和我们的关系就更不一般了,子龙马上就是他的贤婿了。抛弃我们彼此之间的政见分歧不说,就个人感情而言,七位老臣肯定能和我们坐到一起。不管怎么说,我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社稷,为了天下苍生,为了我大汉千秋万代的国祚。”
“我北疆有了这七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再加上赵岐、许劭、杨奇、王剪、王瀚等五位大臣,其实力增长之快,恐怕不是你我所能想象的吧?”李弘看看李玮,笑着说道,“你不是说北疆贫穷,没有儒士愿意受辟吗?你再过一段时间看看,我北疆诸府不是没人愿意受辟,而是人满为患了。”
“只要我们和长公主、和诸位老臣齐心合力,两三年之内不但能稳住北疆,更能勤王除奸,振兴社稷。”
※※※
李玮和朱穆心情沉重,默认无语。李弘就拣好的说,对北疆未来的隐忧却只字不提。
天子下旨在晋阳设长公主府,征辟七位老臣效命于长公主府,其目的显然是为了制衡和削弱李弘的权柄,但从目前形势来说,利用长公主的权势逼迫李弘给京畿提供物资好象没什么太大意义,因为北疆本身就比京畿的状况差,能提供的物资非常有限。既然如此,董卓为什么还要这么做?为什么要激怒李弘?难道要借李弘的手杀掉这些老臣,让李弘和北疆变成叛逆,和袁绍彻底走到一起?但这对董卓有什么好处?
退一步说,即使李弘尊奉天子旨,和长公主府共处北疆,但北疆和六州的兵事权都在李弘手上,军队也在李弘手上,长公主府能不能起到制衡作用全在李弘一念之间,说白了,如果李弘有藩镇割据之心或者有篡夺社稷之意,那长公主府就是一个摆设,什么作用也没有。
当然,如果李弘忠于天子忠于大汉,这个长公主府的权势就隐约凌驾于骠骑大将军府之上了,两府的权柄之争随即开始,从军队到府衙,从军官到官吏,没有哪一个人能避开这场权力纷争的漩涡,其产生的后果很难预测。巨大的内耗势必要让北疆实力受到减损。不过这需要一段时间,这无助于董卓解决目前京畿所面临的危机。
那董卓是什么意思?
※※※
公主当初是拿着先帝的遗诏,举着勤王除奸的大旗来到北疆的,董卓不可能不知道。现在公主的权势大了,还有七位老臣辅佐,她更要以攻打长安为第一目标了。董卓不会糊涂到让七位老臣帮助他说服公主放弃勤王,转而督请李弘去攻打袁绍和黄巾军吧?董卓既然不会这么糊涂,这么幼稚,他就不可能想出这么个主意,而且按照董卓对政事的熟悉程度,他也不可能想出这么个主意,这制约李弘之策一定是朝中的大臣们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