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西南地区,陈宦决定采取六条措施:“1自力更生,粮服军饷自筹,不依靠中央维持,继续作战。2积极建立新军。3划四川为若干警备区,如二县或三县成立联防指挥部,积极组训民众,动员人力物力肃清土匪,维持后方治安。4自川鄂边界起,经武陆、七苟山、大巴山。米仓山到摩天岭之线,实行大规模纵深破坏道路(其长度约当五日行程),控制水源,空室清野,使敌不能通过(由陈宦派人监督进行中人)。5以康滇为后方,不得已时向该两省撤退。6限自本月15日起三个月内肃清四川地下乱党。”
由上可见,陈宦为确保四川而分兵把口,并将川军主力置于川陕甘方向,而在鄂川黔方面的兵力则比较薄弱,这就为鄂军主力由东面突破,进而实行大迂回大包围,并将川军主力聚歼于四川盆地创造了条件。
陈宦虽然把“保卫大西南”的重点放在川北方向,但在川鄂黔边也加紧了防御部署。
黄鹄举的川湘鄂边区绥署设于恩施,其所属钟彬第14团之第一新编混成旅有三个团位于五峰地区,另有两个团位于巴东、野三关地区,还有两个团位于恩施以北石乳关地区;其所属陈克非第20团之三个营位于宣恩地区,第15团三个营位于来凤以北地区,第18团两个营位于黔江、酉阳地区。这些都是前清遗留下来的巡防营病夫,没有什么战斗力。
在位于开江地区也两个旅的兵力;一个旅位于巫溪以北;三个巡防营的兵力位于官渡口、巫山、奉节地区,三个巡防营的兵力位于镇坪以西地区。
贵州团练武装的刘显世为贵州护军使,贵州团练两个团位于镇远及其东北地区。
袁世凯亲信贵州巡按使龙建章直辖的三个团位于万县以北的开县,协放重庆,加强川鄂绥署的防御力量。贵州协渝,这是前清太平天国时期留下的老传统了。
陈宦企图通过以上部署,沿大巴山、巫山、武陵山至湘黔边境构成一道防线,阻止鄂军入川。
正月底,杨帆第3、5兵团先后进入湘西地区集结,杨帆等军团领导也秘密乘坐飞机降临在常德城外的一个简易机场。
一切的准备,是为了按照预定计划于二月初开始向川南实施大迂回。
此时,李想为平定湖北西南反对革命的地区,并配合杨帆进军西南,准备于发起鄂西战役全歼湖北反动派的同时,发动对黄鹄举的作战。
李想决定,集中鄂军三个学兵团,两个独立团,第42、47师各两个团共9个团的兵力,由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李西屏、参谋长曾高统一指挥,于月底发起鄂西战役,求歼黄鹄举集团。
具体部署是,第47师第139、141团由大庸、桑植一线出发,经来凤迂回恩施,占领利川,截断黄部西退道路,如其未撤,第二步即由西向东进攻;与此同时,湖北独立第1、2团及第42师第155、136团,由秭归渡江向建始。恩施前进;第50师全部由宜昌秭归间渡江,由东向西经资丘一带向恩施攻击前进。
李想为求进军西南战役的稳健,把“保卫中央的禁军”都派出去打一仗了。因为他之前也说过,准备中原大战的部队不能调动,这是战略,也关乎士气。
根据上述情况,杨帆决定对“中央军”发动的鄂西战役予以配合,并于正月29日发出《进军川黔作战的补充命令》:第3兵团应以现在最先头之一个军,全部轻装,沿第47师主力之右侧,以快速行动,直出彭水、黔江(要点),截击可能逃跑之黄匪,并协助47师歼击右侧顽抗之匪军。第3兵团主力则依此调整部署,速按原计划分别出遵义及尾先头军跟进。第5兵团及第3兵团之第10师仍按原计划速出贵州。
这样,在北线,“禁军”发动的鄂西战役与杨帆进军川黔作战在作战部署上完全协调起来。第50师、湖北两个独立团及第42师第155团为右集团,第47师主力与第3兵团主力第1112团为左集团,以钳形合击态势,求歼黄鹄举集团主力于黔江、彭水以东地区。在南线,第5兵团及第10师则乘机直出贵阳、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