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页

第245节 桑稻争小民受牵连 为生存家家备火器

“种地?”小二以异样的目光看了一眼陈桂道:“这位爷你放着南边的良田不种,跑这儿来开荒?”

小二的这句反问可算是说到了陈桂的痛处。有些无可奈何的他当即长叹了口气道:“你们是不晓得,现在南边什么东西都在涨价。仅靠祖上留下的那点薄田种点粮食哪儿够一家子糊口。没法子只好向村里的财主租点地来种。哪儿知这几年地租也是水涨船高一年一个价。一来二去之下除地租有时都还不能维持生计。只好靠内子织点布补贴家用。原本我还想种点桑、棉做些补助。可谁曾想世面上的纱场根本不收咱们这些小户人家种的桑、麻。辛苦一年下来,反倒是陪进去了不少本钱。眼见财主就要收租、债主又跑上门讨债,我当时可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如果把祖田抵给财主换钱还债,虽说能解燃眉之急,可日后在财主手下租地干活还是难以糊口。再说我们哪儿的财主情愿雇长工替他们种棉、种桑,也不愿意把地一小块一小块地分租给我们这样的小租户种粮食。他们抬地租本就是想赶走我们这些小租户。”

“你们哪儿的财主为什么不肯把地租给你们种粮食,非要自己请人种棉种桑呢?”小二听到一半不解地打断道。

“咳,你们是有所不知。咱们江南素来以种桑植稻闻名于世。用蚕丝织出来的锦缎丝绸比天上的云彩还要漂亮。”陈桂无限自豪的说道。但他随即又神色一黯转口道:“可也就因为这些华丽的丝绸才害得我这样的人背井离乡。据说在海外咱们中原的丝绸能与黄金等价。就算是普通的汉布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那些财主现在恨不得把自家的院子都铲平了种桑树种棉花。好拿去海外卖大价钱。”

“原来是这样啊。”小二与张老六恍然大悟地点头道:“那你又怎么会来关东的呢?”

“那是因为我后来听堂兄说,如果把地卖给城里商会不仅能卖个好价钱,还能以极低的价钱从商会那里买到大片土地。只不过这些土地不是在关东,就是在西域。不过看在买这些地土地能从商会那里得到免费的种子和农具,朝廷又能减免三年的税赋。我就一咬牙把地卖给了商会,带着老娘和内子同堂兄一家一起来关东了。”陈桂不无感慨的说道。

听完陈桂这番叙述那两人不由在心中一阵感慨,却见张老六当即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其实咱关东也是个好地方。你瞧这漫山遍野的都是狍子野味,可不比关内差到哪儿去。”

“老哥说的是啊。关东除了冬天瓜果蔬菜比南边贵,其他啥都比南边便宜。上个月我与堂兄去坝上买牛,发现这里牛的价钱比南边便宜多了。所以还多买了几只羊羔仔回去。只要年景好,今年一定能有个好收成。”陈桂说到这里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呵,这么说来爷日后也是咱们这的常客了啊。”小二忙不迭地拉近乎道。

“那里小弟初来乍到,还要大家多照应呢。”陈桂客气的说道。

“说到照应,这为兄弟还没问你贵姓呢?”张老六热情的问道。

“我姓陈,单名一个桂字。”陈桂自报家门道。

“我说陈兄弟啊,在这儿别的不重要,有一样的东西你可千万得撰紧了。那就是枪杆子。”张老六关切地提醒道。

“枪杆子?小弟只是个种地的,又不经常打猎,要枪干什么。老实说,当初在来关东之前,衙门不仅特地送了我们两杆火枪,还派了个军爷教我们如何使那玩意。不过除了当初打靶的那两次,我们家的枪到现在都还没开过火。我和堂兄前两天还在商量着要不要把那两杆枪卖了换点钱。”陈桂不解地说道。

“哎呀,陈兄弟你可千万不能把枪给卖了啊。在关东枪可是用来保命的宝贝。这儿从十来岁的娃娃到胡子花白的大爷,就连那些个穿花衣裳的大姑娘都会使枪杆子。你要是把枪给卖了那日后拿什么来保护一家老小啊。”张老六吹胡子瞪眼地摇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