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孙露并不同意沈犹龙天朝上国的想法。不过能让沈犹龙意识到中国在南疆岛屿的重要性也是让孙露感到很欣慰的。想到这里孙露一咬牙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她对沈犹龙单膝下跪抱拳拜道:“大人,下官还有个不情之请。还请大人成全!”
见孙露又对着自己跪下了。沈犹龙觉得这个女子还真喜欢给人下跪啊。不过想归想他还是马上扶起了孙露:“孙将军,这是干嘛。有什么请求尽管说吧。本官能办到的一定尽力而为。”
可这次孙露却没起身而是抬头直视沈犹龙的双眼一字一句的说道:“我要收复台湾!”
※※※
火辣辣的太阳照在碧蓝色的海面上,腥咸的海风将白色的船帆吹得鼓鼓的。一个面色黝黑,身批红色锦袍的男子正站在船头看着这一望无际的大海。这个男子有着一张轮廓分明的国字脸一双不大的眼睛透着坚毅的眼神。在船头矗立了许久男子突然对身后的一个面色较白的中年人问道:“芝魁,你说说这沈犹龙到底在打什么主意。他怎么就会突然想起要收台湾了呢?”
“大哥,我看这关键还是在那香江商会的身上。沈犹龙不是说了嘛。要那个什么义勇军同我们一起联合行动。哼,什么联合行动。大哥是福建总兵。而那个叫孙露的女人不过是个参军。竟然还要联合行动。”面色较白的中年人愤愤不平道。
“芝魁啊,你可别小看这个叫孙露的女人。据我所知那个义勇军乃至于香江商会都这女人一手缔造出来的。从她在广东所作所为来看。这女人可不简单啊。”眼前的这个穿锦袍的男子正是福建海域的无冕之王郑芝龙。而那个面色较白的中年人则是他的三弟郑芝魁。
见自己的大哥如此的推崇一个女子。郑芝魁颇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自己这个大哥真是官越做越大可胆子却越来越小了。这么个女子能有多大的能耐。她总不成强过当年的海盗刘香,胜过现在的荷兰人吧。说起荷兰人郑芝魁心里总不是滋味。当年大哥将沿海数万饥民迁移至台湾。原本就是想在台湾培植自己的势力的。可没想到却被那些红毛夷给占去了。当然后来他们郑家也与荷兰人多次交手可以说是颇占上风的。这几年郑家俨然就控制了整个东亚海域。可大哥就是不收台湾。虽然在福建做个总兵很威风。可再怎么也没有在这个孤悬在外的海岛上做土皇帝自在啊。
不只是郑芝魁,就连孙露都很难理解郑芝龙为什么不收回台湾?其实郑芝龙就象是当年荷兰和法国大战期间,法国发生饥荒,把小麦卖给法国人的荷兰商人一样。在他的心中并没什么国家的概念。在他看来商业利益是唯一的尺度,个人是绝对自由的。他和荷兰人做战是为了商业利益,后来与荷兰人达成协议也是为了商业利益。至于国家主权什么的他根本就连想都没想过。不过现在迅速崛起的广东香江商会却让郑芝龙深感不安。虽然香江商会对于郑家的势力一直很礼让。但在郑芝龙看来香江商会的做法是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海商和海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更接近于那些红毛夷。但也只是接近而已。因此郑芝龙也一直做不出香江商会是敌是友的判断。看来这次的行动能让郑芝龙该有个了结了。
就在郑芝龙在心中盘算着义勇军此次的来意时,一个亲兵向他禀告道:“大人,南面发现了一支舰队。”
“哦!”听到报告后郑芝龙举起望远镜朝着亲兵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远处的海平面上一支舰队正以人字型的队列快速的向自己这边驶来。不一会儿,郑芝龙便已经能清楚的看清对方军舰上闪亮的红底金龙旗了。
虽然知道义勇军的战舰是以西洋战舰的规格制造的。但在亲眼看了这些战舰之后郑芝龙仍不得不赞叹这些战舰的庞大。虽然对方只有20艘战舰但在气势上远远的超出了自己所带来的几百条战船。特别是那几条主力战舰竟然比自己的战船大三倍。站在郑芝龙背后的郑芝魁更是惊讶得合不拢嘴。不过惊讶归惊讶郑芝龙仍然注意到了那些战船船舷上的两排暗门。郑芝龙知道那是西洋船炮台所在。若是这样那眼前的这几条战船每条上都装备了不下30门的火炮。想到这里郑芝龙不禁觉得自己的背上已经冒起了冷汗。不过他转而又想到荷兰人也有这样的战舰不也是被自己发明的战术给打败了嘛。想到这里郑芝龙又安心了不少。
就在郑芝龙上却拜见巡抚沈犹龙时他却发现沈犹龙已经和另几个身穿白色西洋军服的人上了自己的船。其中一个还是个看上去不满20的少女。郑芝龙知道这个女子就是那个义勇军司令孙露了。于是便带着自己的属下迎了上去。众人经过一番客套之后就随着郑芝龙来到了船长室。
说实话沈犹龙以前也到过郑芝龙的旗舰。那时他觉得这船大得很。可现在的沈犹龙却觉得这船也太小了,在船仓里想要转个身也困难。怎比得上刚才在致远号那船长室那才叫宽敞而且光线又好装饰得也十分华丽。相比之下郑芝龙的船长室就寒酸了些。其实沈犹龙不知道那致远号在舒适程度上是义勇军所有战舰中首屈一指的。虽然义勇军不少的战舰都是仿造葡萄牙人的这艘战舰的。但那也只是在作战功能上仿造。至于舒适度嘛。还是比不上致远号的。于是在按照各自的官衔就坐后沈犹龙开口道:“郑总兵,这次带来了多少兵马啊?”
“禀大人,下官这次带了10镇人马,战船200艘。共一万五千人。”郑芝龙恭敬的回答道。毕竟沈犹龙是福建巡抚是他名义上的上司。
“哦,郑总兵这次可带了不少的人马啊。”沈犹龙点头道。他知道这一万五千人马差不多是郑芝龙大部分兵力了。看来郑芝龙对这次的攻台行动也很重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