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方产生争议。
看似是为孝礼而争,实际争的乃是权利。
最后韩琦喝道:“有丧不守,何为国家大臣。真不行,等百日后,再下诏书夺情。”
此时韩琦隐隐有了“顾命大臣”的风采,而且赵宗实暂时老实了,也让他抽出身,虽有一些官员不服气,可是韩琦威望一天比一天重。郑朗未见中书,只有他说话算话。
一声喝,全部哑然。
赵祯想想也是,于是坐在龙椅上,说道:“就依韩卿之见吧。”
其他人也没有太过争执了,反正是百日之丧,问题不严重。
欧阳修立即去郓州交接。
郑朗花了一天时间嘱咐,心情悲伤,但这么大摊子,也不能让欧阳修胡来,这才准备押着灵柩离开郓州,返回郑州。
临行前欧阳修忽然将他们一行拦住,说道:“行知,你回郑州守孝,就不能再将皇孙与公主殿下、小候爷带着了。”
他小视了赵顼。
赵顼与王安石是很久以后才被翻案,实际在历史上名声不好。且不说那个谥号神字的讥讽含义,就说他的本纪里有多少贬损的文字。但在郑朗看来,都不对。
有作为是好的,可过于轻率躁进,又没有处理好各个大臣的关系。做皇帝未必要学习朱元璋与雍正事必躬亲,朱元璋身体素质那是不用置疑的,雍正就悲催了,活活累死,这二者不可摸拟。关健就是用人,没有用好大臣就是失职。
因此赵顼不算是一个明君,只能说他用心不错,好心办了坏事情,中资之君。
但不可忽视他的小聪明与有作为。
其实说到底,赵曙死得早,没有及时给赵顼很好的教育,高滔滔放权又早,造成许多恶劣结果。真实的赵顼天资是有的,现在郑朗所做的,就是将赵顼为块短板在进行弥补。
自赵曙正式为皇子之后,郑朗对他的教育进一步加深,隐隐地说了一些政治斗争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