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范仲淹,郑朗却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后来的王安石也与郑朗一样,在范仲淹还没有走上供坛之前,王安石一面说范仲淹是一世之师,天下人都要向范仲淹学习。一面又在宋神宗面前批评范仲淹好广名誉,结游士,以为党助,甚坏风俗。

这个评价乃是最公正的评价。

德操与胸怀不仅让宋朝人值得学习,后世都要学习。可是范仲淹埋下党争的隐患,给宋朝官场带来严重的戾气与浮燥风气。

范仲淹去世,也意味着吕范时代彻底结束,进入新时代,郑朗、韩琦、庞籍、富弼等人的时代。

二月结束。

就是动用这么多劳力,工程还没有完全结束。特别是一些海堤,要断断续续的延迟到冬天,才能全部竣工,但主体工程全部结束了。至于扫尾工程必然会有的,并且看到成果后,必然有一些蛮部也主动请求官府支援。这是好现象,必须支持。郑朗授意将各州各县的图纸张贴在县衙外的墙壁上,公开透明化。

若治理水利,得按照这些科学的图纸来。不过乃是朝廷与百姓合力,而非是朝廷主导,朝廷派官吏指导,由百姓自己出钱出力开发,就象明清时开发两广一样。

赵祯渐渐迷失,朝堂上开始成了多事之秋,郑朗做事不得不小心谨慎。投入这么多钱帛下去,得让两广看到回报,才能换得朝廷大臣继续对自己支持。于是改变策略,实际这项政策的后果,平民百姓肯定无力开发的,只有那些大地主才能主持水利,等于默认两广会产生一大批新的大地主。特别是一些有威信,手中略有财富的蛮首。但好处就是自夏天起,广东南路财政开始回笼,蛮首一跃变成大地主,看到好处,地位不失,会带着族人主动配合朝廷,汉化更快。

再写一份奏折,让朝廷准许将程师孟、蔡挺与燕度调到广南西路。

战线正式向广南西路转移。

朝廷拨出的款项还积余了一部分,未敢动,在百姓没有获得收获之前,必须保持一些钱帛在手中,即便多余的,也远远不能填补广南西路的投入。实际这也是一次史上都能名列前茅的大型水利工程。

但与大运河等工程不同的是,比较零散。

投入的钱帛很多,三千五百万缗钱,若加上广南东路的财政收入,前期朝廷少许的拨款,接近了四千万缗钱,占据朝廷一年总收入的三分之一,此时宋朝至少占据世界的经济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也就是将世界一年总收入的五分之一,一下子砸在广南东路。

或者换一种计算方式,宋朝不能算,在契丹一匹马价值也不过十缗钱左右,若不是宋朝虚抬马价,还会更低,可以购买四百万匹马,事实契丹统计在册的也不过总共一百万匹马,加上无法统计的不超过两百万匹。若是买羊,在契丹可以买七八千只羊。若是可能,这么多钱到契丹收购,能将契丹几乎所有的大牲畜购买一空。

唐朝君臣不吃不喝,两年的国家总收入。契凡的八年国家财政收入的总和,西夏二十年的国家财政收入总和。

用工最多时,达到近百万人,在史上杨广修大运河也不过动用了一百二十几万民夫。当然两者不好相比,那是强行让百姓以力役形势修建的运河,时间更漫长,工程量有可能是其十倍。

迁移的百姓达到二十二万多户,实际没有,大约不超过十四五万户。百姓近九十万人,实际也没有,大约八十万人。这个移民数量史上仅是曹操移汉中百姓,隋唐拱卫长安与洛阳移民,西晋南下百姓自发的移民,才能与之相比。宋朝也移民,将河东民移入京西路,不少,好几万户,不过分成几次,每次仅是几千户,远不能与这次移民数量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