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中几天中,黄来福或是接受别人的宴饮,或是巡视在京中的产业,几天后,万历皇帝朱翊钧召见了黄来福,君臣二人在西苑议事。
皇城在宫城之外,周长十八里有奇,西苑就在皇城的西部,中部为太掖池(今中南海),历元迄明,苑池都是皇室游乐的场所,殿亭楼阁与太液池交相辉映,景色壮丽。
液池边,君臣闲雅散步,其实没什么重大事,大明皇帝大多不穿黄色的龙袍,经常身着青色或黑色的常服。今日万历皇帝也是如此,一身黑色的龙袍,上缀绿色的滚边,神情很是轻松。
“黄爱卿,年初时,你上疏要求复开东胜诸卫,朝中争论不休,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黄来福道:“敢问皇上,朝中反对者的意见大多是什么?”
万历皇帝道:“大致是补给困难,耗粮耗饷,兵马调防复杂。而且如果复设塞外诸卫,恐虏人紧张,兵火又生等,眼下东征在即,大臣们意思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黄来福冷哼了一声:“幕气!而且那些大臣们根本不了解边地的情况,若东胜卫诸卫一复,可将大明西北边塞防线大大北移,山西镇,大同镇诸镇,再没有直临兵灾之苦。说到补给困难,眼下塞外移民屯田大大起步,完全当地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再从内地千里运粮,何来的补给难事?还什么虏人紧张,去年边塞之战,那些虏人早己吓被胆了,哪里还敢再生是非?”
万历皇帝点了点头,道:“黄爱卿的意见,朕是赞成的,只是眼下黄爱卿在京,不能直临边地谋划,我看这个事情,便等你回到山西镇后再处理吧?”
黄来福的方法,很有可行性,而且将来成功,这复土之功,也可让万历皇帝名留史书,他自然是愿意的。不过眼下东征在即,事务繁多,万历帝却是想将这个事情缓一缓,等东征结束后,再与黄来福谈这个事。
黄来福拱手道:“皇上英明!”
万历皇帝看着黄来福道:“黄爱卿,朕此次召你入京,商议援朝大军粮饷供给之事,眼下国库空虚,不知道黄爱卿可有什么妙方?”
说话中,语气颇有热切之意。虽然现在万历皇帝在开矿榷税,不过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在历史上,就算从万历二十五年到万历三十三年的八年中,他总共收到的矿税银不过三百万两。而几次战争,动不动就是费银几百万两。宁夏之战,费银两百余万。两次援朝之战,费银六百万两。还有后面的播州之战,也是费银几百万两。三大征,费银高达千万两,这沉重的军费,压得万历皇帝喘不过气来。
大臣想不出办法,向农民征税,万历帝也不愿意。所以想听听黄来福的看法。
黄来福微微一笑,拱手从容道:“皇上,微臣的提议,还是向民间发布国债或是债券,我大明富户极多,只要方法得当,筹款数百万两银子,也只是在区区之间!而且银子取之富户,不但与国无损,不需与民加税,还可以促进我国朝财富之流通啊。”
万历帝微微抚须,道:“朕也想过这个方法,只是,到时这债券如何偿付呢?”
黄来福道:“微臣的方法是,朝鲜乱平后,一是让日本国赔款,以解我军费所用。二是强迫日本国与我大明签订条约,开辟各个通商口岸,我大明商人在倭地享有种种特权,可以给于无限量的贩卖。要知道,我大明的商品,在日本国一向广受欢迎,大明的一个铁锅,在日本国都可以卖到一两银子一个,更别说别的大明商货了。如此一来,债券发行时,我大明的商贾富户定会踊跃购买,而以这样的条件互换,那些商贾们也是愿意的。我等也可不费一两银子,取得大把的钱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