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是国家之根本。
也是一切重大活动、朝政正常运转的基础。换句通俗的话说,没有钱财,国家也就不能再称之为国家。
一直以来,秦国的国税一直保持在十五税一的水平线上,这个征税的幅度比起周围的楚国、长沙国、魏国来说。要轻的多。
之所以有差异,原因很简单,秦国的地域虽然很大,但军队规模却并没有想象中的庞大,李原的精兵策略与诸国那种大量暴兵、以数量取胜的做法也大不相同,在这一点上,唯一和秦国有着类似做法的就只有项羽的楚国。
精兵,才有战力;才能在战场上决胜千里,当然,这样做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项羽、李原能够这样做,吴芮、魏豹等人则不行。
支持赋税调整一方官员,以李政、关跃为首,他们的意见是目前关中一带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人口因为其它地方的大量拥入,人多地少的矛盾已经开始显现。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调整赋税,那么关中的人、地矛盾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动荡和变乱的产生。与关中相反,位于边陲的河西、云中、南郡等地,则应该继续执行低税、减税政策,鼓励百姓移民到那里,开垦荒田、发展经济。
反对调整的一方,则以国家政策为立国之本,不能擅自妄动,当初,李原在雍歧一带推行的低税政策,已经证明了它的优越性,现在要推翻它,势必会让相当一部分人感到国家的言而无信,进而可能会引发国家的动荡。
与旗帜鲜明提出改革的李政、关跃相比,反对的官员声音要更模糊一些,也没有哪一个中央官员敢站出来,明确的表示自己的反对意见,倒是相当一部分来自地方提拔出来的县、亭一级官吏上书陈情。
提高赋税,对于拥有土地的豪族大户来说,就是减少自己的收入,这是他们不希望看到的。基层官员多来自既得利益的大地主,就算有少数有名望的平民阶层,也在成为一县之长后蜕变为大地主阶级的代言人。
胜利回到长安之后,李原稍作休息,听取和察看了各部的运转情况,在就是否免税增税作出决定之前,李原决定前往重新扩大面积之后的郑国渠灌区视察,郑国渠一带是关中重要的产粮地,这里的真实情况如何,是决定秦国国策走向的重要依据。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三月的关中,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在李原车驾抵达郑国渠西首的歧山脚下时,这里的农人正在农田里面开通沟渠,让积存了一冬的存水从田边的沟壑周围流走。
经过几年的试种,小麦的种植田亩数量已经超过粟稷,占据了关中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二强,这种耐寒高产植物的适应性,也比粟稷要强得多。
“嘿嘿呦,嘿嘿呦!”
一声声号子从不远处传来,李原下了车乘,在农桑令张负的陪同下,朝着正在开挖一道支渠的农人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