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页

袁贵人连忙赞同,天子心情更好,谈笑风生,却不及正题,扯来扯去无非是些书画篆刻陶艺之类的,刘修大惑不解,为了这些事,至于让人到轘辕关传口诏,让他立刻赶回洛阳吗?他心里虽然疑问,却不好主动问起,免得被天子认为心性不够,只好耐着性子陪天子东拉西扯。

宋皇后和袁贵人见了,陪着说了两句闲话,先后起身告辞。旁边侍候的宦官们也识相的退了出去。天子的脸色慢慢的黯了下来。

“汝南出事了。”

“臣……听说了,颍川太守董卓已经接到了豫州刺史部的命令,正带着颍川郡兵赶去支援。他战功卓著,作战经验丰富……”

“不,朕不要董卓越境击敌。”天子打断了刘修的话,“汝南的事,就应该由汝南太守来负责,如果他解决不了,那就是不称职。不称职的官,还要他干什么?”

刘修识相的闭紧了嘴巴。天子说得冠冕堂皇,实际上意识很明白,就是要让张角放手施为。

“颍川的形势看过了?”天子转过身,扫了刘修一眼。刘修连忙躬身答道:“臣奉陛下诏书,已经到颍川走了一趟。颍川有嵩高山和轘辕关之险,护卫洛阳是没有问题的,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汝颍一带都是大汉人口最密集之地,又是膏腴所在,一旦沦为战场,只怕于元气大有损伤。”

“朕知道这些,可是如果那些人不能为朕所用,多又何益,那些地如果不为朕所有,膏腴又如何?”天子的声音冰冷而残酷,“朕这么做,就是要夺回这些人口,夺回这些膏腴。檀石槐是死了,可是鲜卑还没有彻底平定,你答应朕饮马北海的诺言还没有兑现。西羌又蠢蠢欲动,朕如果不解决肘腋之患,如何能一心对外?当年如果没有孝景皇帝平定七国之乱,孝武皇帝如何能平定匈奴?”

刘修的脑海里突然浮上一句名言:攘外必先安内。不过这句话后来成了那人的罪证,可是话又说回来,哪个掌权的不这么说。外敌固然危险,内患却更伤人,武林高手比武,外伤都是皮肉伤,内伤才是真麻烦。这大概也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宁可对外敌卑躬屈膝,却不肯对内部矛盾假以颜色,只要有可能,无不全力以赴、赶尽杀绝的原因吧。

“如果能控制了汝南,则豫州可定,豫州可定,则荆州、青州、兖州就都能回到朕的控制之中,大司农就不会再和朕哭穷了。”天子喃喃的说道,“德然哪,朕是不得不如此啊。”

刘修也叹了一声:“陛下,臣虽然不赞成陛下,可是事已至已,陛下愁亦无益,不如静待结果。洛阳八关皆在臣的控制之中,臣愿即刻赶往赶去颍川督战,臣敢保证不会有一个乱兵进入京畿。”

天子摇摇头,笑了。“朕知道你的忠心,不过你也不用那么紧张,张角就算再无能,也不至于让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你守好八关,确保京畿无恙就可以了。再说了,就算董卓镇不住颍川,不是还有皇甫嵩嘛,他出自将门,又在北疆多年,不至于连这几个山贼都收拾不了吧。”

“陛下圣明,皇甫嵩的确有名将之资。”

“那袁绍怎么样?”天子突兀的问了一句。刘修想了想,慎重的说道:“袁绍出身名门,身边又多有才智之士,他用兵虽然谈不上一流,但也不可小觑。从漠北和落日原的两战可以看出,他捕捉战机的能力也非常小可,更重要的是他与那些眼高手低的世家子弟不同,他敢拼命。”

“是啊,他敢拼命。”天子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袁家的人都敢拼命,所以……朕不能不小心应付。如果不是袁隗欺人太盛,朕又何至于现在就发难。”